[实用新型]提拉式安全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476.3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和;黄大云;申煜亮;李军;程智远;吴频;丁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6 | 分类号: | E2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维宁 |
地址: | 3002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拉式安全接头。为了克服反扣式和剪钉式安全接头的可靠性较差、容易中途断脱,造成作业事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1)、连接套(6)、防转套(11)、丢手接头(13)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上接头(1)下部与丢手接头(13)内小台阶端面之间安装有活塞(3);剪钉(5)通过连接套(6)的螺纹孔插入活塞(3)的槽内;防退卡簧(7)安装在活塞(3)的外圆周槽内;锁块(9)安装在丢手接头(13)本体槽内,活塞(3)的小端与丢手接头(13)的内孔相配合;连接套(6)的下端面与防转套(11)上端的内台阶孔端面之间安装有剪环(8)。其有益效果是具有在井下施工管柱配套应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 ||
搜索关键词: | 提拉式 安全 接头 | ||
【主权项】:
1.一种提拉式安全接头,包括上接头、剪断销钉,上接头上部的内螺纹与施工管柱连接,其特征是:上接头(1)、连接套(6)、防转套(11)、丢手接头(13)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丢手接头(13)上端部安装在防转套(11)的内孔中,防转套(11)的下端有开口槽(22),防转销钉(12)的一端位于开口槽(22)内,另一端的螺纹与丢手接头(13)外圆周上的螺纹连接;连接套(6)的下端面与防转套(11)上端的内台阶孔端面之间安装有剪环(8),剪环(8)的内凸台位于丢手接头(13)外圆周槽内;上接头(1)外圆为上大下小的台阶表面,小端表面为密封管;丢手接头(13)内孔为上大下小的台阶孔;上接头(1)下部与丢手接头(13)内小台阶端面之间安装有活塞(3);活塞(3)的外表面至少有2个台阶面,且上大下小;活塞(3)的内孔为上大下小的台阶孔;活塞(3)上部内孔与上接头(1)的密封管配合,外圆与连接套(6)的内孔配合;剪钉(5)通过连接套(6)的螺纹孔插入活塞(3)的槽内;防退卡簧(7)安装在活塞(3)的外圆周槽内,防退卡簧(7)的斜面朝上;锁块(9)安装在丢手接头(13)本体槽内,且不位于活塞(3)外表面最小台阶处,锁块(9)上端斜面部分位于防转套(11)的内槽中;活塞(3)的小端与丢手接头(13)的内孔相配合;上接头(1)下端面的面积小于活塞(3)下端面的面积;活塞(3)的上端面与上接头(1)的台阶端面的距离>活塞(3)上安装防退卡簧(7)的外圆周槽与连接套(6)内孔中凹槽(21)的距离>锁块(9)上端面与丢手接头(13)相邻内台阶孔的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0347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饭盒
- 下一篇:超声波式流体计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