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塑料模具的复合顶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0550.4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吴维盛;司乃潮;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塑料模具的复合顶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为:由顶杆、定位板、托板构成,其中顶杆包括顶杆弯头、顶杆楔形面、顶杆导向柄;顶杆弯头与动模内壁配合形成封闭料道;顶杆楔形面与动模型腔形成楔形浇口;定位板用于确定导向柄位置;托板用于固定顶杆,并传递注塑机推力;制品成型冷却后,由注塑机自动推动顶杆导向柄将料道与制品同时沿出模方向顶出型腔,再由人工或机械手沿取件方向将制品与料道取出。应用本发明解决了框架类薄壁塑料电镀件进料道设计与出件之间的矛盾,生产出的塑料制品与料道之间,既有一定的结合牢固度,又能在需要去除料道时很容易清理整洁,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清理工作方便并可以保证外观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料模具 复合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塑料模具的复合顶出装置,其特征为:由顶杆(4)、定位板(5)、托板(6)构成,其中顶杆(4)包括顶杆弯头(8)、顶杆楔形面(10)、顶杆导向柄(11);顶杆弯头(8)与动模(2)内壁配合形成封闭料道;顶杆楔形面(10)与动模(2)型腔形成楔形浇口(9);定位板(5)用于确定导向柄(11)位置;传递注塑机推力的托板(6)用于固定顶杆(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9055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