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斯特纳树的组播随机化路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7293.0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贤伟;杨扬;王建萍;贾东耀;王丽娜;杨裕亮;安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斯特纳树的组播随机化路由方法,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的组播传输。本发明以源发起的、按需驱动的组播路由,并在路由选择过程中引入概率路由方法,有效地避免了算法的死循环,选择概率最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也保证了路径的健壮性,这就保证了路由的畅通和数据的顺利传输,同时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本发明具有有效数据传输和网络生命周期长的特性,特别适用于人力无法触及的危险环境,传感器节点一旦通过某种手段被配置播撒之后,便不能有电池或其他形式的能量的更新,人力只能在基站或管理中心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特纳 随机化 路由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虚拟斯特纳树的组播随机化路由方法,涉及的网络为无线传感器组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执行该方法需要如下过程:a.初始化目的节点序列值,源节点会把树中的目的节点按照在虚拟斯特纳树中的生成顺序,生成一个具有二叉树结构的目的节点序列,最先被检测到的点放在序列的最后,当前节点最直接的后代称为下一代;b.邻居节点信息表的建立,节点的邻居节点信息表中记录的节点符合以下两方面要求:1)在节点的发射半径范围内,即到节点的距离小于节点的发射半径,2)到下一代节点的距离小于当前节点到下一代的距离;c.节点收到数据包后,从包信息中得到目的节点序列值,检测其下一代是否为虚拟节点,当下一代是虚拟节点时,则把数据包转发到该虚拟节点发射半径范围内的节点,这时把该虚拟节点从目的节点序列中删除,刷新目的节点序列值,进入步骤c;d.当下一代不是虚拟节点,则检测是否在邻居节点信息表中,不在则按随机策略转发数据包,按随机策略转发是指节点根据计算其邻居节点信息表中各节点的概率值,把概率值最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e.当检测到下一代在邻居节点信息表中,则检测当前能量是否大于最低门限值,最低门限值为节点发送一个数据包与接受一个数据包所需要的能量之和,当大于最低门限值时,判断节点有能力转发数据包,当小于或等于最低门限值时,就把节点当作虚拟节点看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7729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