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联组式红外位移传感器网络节点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8640.3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夏晓珣;熊昌仑;王海华;项目然;谭福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联组式红外位移传感器网络节点,涉及一种实时监测山体滑坡的边坡位移传感器。本发明按三角形组合的结构是由一个主节点(10)和第1、2从节点(20、30)组成,分别置于封锁监测三角形的顶点处;按四角形组合的结构是由一个主节点(10)和第1、2、3从节点(20、30、40)组成,分别置于封锁监测四角形的顶点处。本发明能可靠监测边坡横向、纵向、高差三维位移及崩塌信息。当滑体湮埋传感节点时,被湮埋的传感节点数丢失信息亦会被准确统计,从而达到较客观地辨识和评估滑坡及崩塌的位置、状态及等级的目的。本发明具有价格低廉、灵敏度高、射频控制灵活、微功耗诸优点,满足传感节点的特征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山体 滑坡 监测 联组 红外 位移 传感器 网络 节点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联组式红外位移传感器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1)按三角形组合的结构是由一个主节点(10)和第1、2从节点(20、30)组成,分别置于封锁监测三角形的顶点处;主节点(10)和第1、2从节点(20、30)均包含一个红外发射功能块和一个红外接收功能块;主节点(10)包括主微处理器(13)及分别与主微处理器(13)连接的主红外接收电路(12)、主无线通信模块(14)、主能量监测电路(15)、主RS485接口电路(16),以及与第1从节点(20)的第1红外接收电路(22)形成红外光束连接关系的红外发射电路(11);第1从节点(20)包括第1微处理器(23)及分别与第1微处理器(23)连接的第1红外接收电路(22)、第1能量监测电路(24)、第1RS485接口电路(25),以及与第2从节点(30)的第2红外接收电路(31)形成红外光束连接关系的红外发射电路(21);第2从节点(30)与第1从节点(20)为相同结构;主节点(10)红外发射电路(11)与第1从节点(20)的红外接收电路(22)形成红外光束连接关系;第1从节点(20)的红外发射电路(21)与第2从节点(30)的红外接收电路(32)形成红外光束连接关系;第2从节点(30)的红外发射电路(31)与主节点(10)的红外接收电路(12)形成红外光束连接关系;2)按四角形组合的结构是由一个主节点(10)和第1、2、3从节点(20、30、40)组成,分别置于封锁监测四角形的顶点处;第3从节点(40)结构与第1、2从节点(20、30)结构相同;主节点(10)红外发射电路(11)与第1从节点(20)的红外接收电路(22)形成红外光束连接关系;第1从节点(20)的红外发射电路(21)与第2从节点(30)的红外接收电路(32)形成红外光束连接关系;第2从节点(30)的红外发射电路(31)与第3从节点(40)的红外接收电路(42)形成红外光束连接关系;第3从节点(40)的红外发射电路(41)与主节点(10)的红外接收电路(12)形成红外光束连接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686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