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压成型中制件与通孔一次成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9611.8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佐光;郝继军;孙志杰;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42;B29C43/58;B29C33/38;B29K105/06;B29K67/00;B29K23/00;B29K63/00;B29K61/04;B29K33/18;B29K25/00;B29K309/08;B29K307/04;B29K3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压成型中制件与通孔一次成型的方法,制件与通孔的成型通过一模压成型装置在热压成型过程中形成。模压成型装置中先将预浸料(6)放置在第二模板(3)与第三模板(4)之间,然后将第一模板(2)放置在第二模板(3)的上部,且通过一夹具夹紧形成预成型体;在进行热压成型时,首先将锥柱(8)的锥尖段(81)、扩展段(82)顺次通过下模具(72)的通孔,且将圆柱段(83)放置在下模具(72)的通孔内,由锥托(84)托起;然后将上模具(71)安装在压机的上加热板(91)上,下模具(72)安装在压机的下加热板(92)上;然后将预成型体放置在锥柱(8)上。本发明提出的成型方法能够在制件成型的同时制件中的通孔也同时成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常规工艺成型制件后,再进行通孔加工造成的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复合材料 热压 成型 制件 一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压成型中制件与通孔一次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下列成型步骤:第一步:根据制件构形设计制件(1)上A通孔(11)的个数n、布局m、直径d;所述制件构形可以是平板结构、梯形结构、曲面结构;A通孔(11)的直径d为1~50mm;第二步:根据第一步中所述A通孔(11)的个数n、布局m、直径d设定第一模板(2)上的B通孔(21)、第二模板(3)上的C通孔(31)、第三模板(4)上的D通孔(41)、以及上模具(71)、下模具(72)上的通孔;第三步:根据第一步中所述A通孔(11)的直径d设定锥柱(8)的扩展段(82)的直径D2、高度H2,以及锥尖段(81)的锥尖α的角度;锥柱(8)的圆柱段(83)与扩展段(82)的接合处具有一拨模角β;所述锥尖段(81)的锥尖α的角度为30~120°,拨模角β的角度为1~30°;第四步:将上模具(71)安装在热压机的上平台(51)上;将锥柱(8)的圆柱段(83)安装在下模具(72)的通孔内,然后将下模具(72)安装在热压机的下平台(52)上;锥尖段(81)、扩展段(82)与上模具(71)的通孔相对;第五步:将预浸料(6)放置在第二模板(3)与第三模板(4)之间,且在第二模板(3)的上放置第一模板(2);然后采用螺钉穿过安装孔构成预成型体;第六步:将预成型体放置在下模具(72)上;调节热压机的上平台(51)向下移动使上模具(71)与第一模板(2)接触;调节液压柱(53)向下移动速度v、通孔成型压力f;使锥柱(8)的锥尖段(81)、扩展段(82)顺次穿过第三模板(4)、预浸料(6)、第二模板(3)、第一模板(2),使锥尖段(81)配合在上模具(71)的通孔内;所述液压柱(53)向下移动速度v为0.1~10mm/s;所述每个通孔成型压力f为1~100N;第七步:根据预浸料(6)中树脂固化温度T、固化时间t,制件成型后经脱模即制得带有A通孔(11)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件(1);所述树脂固化温度T为20~190℃;所述固化时间t为5~30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1961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芯分屏蔽型宽带电缆
- 下一篇:治疗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