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光纤绕环机的供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0378.9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全林;张春熹;杨德伟;王夏宵;姜长星;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B65H59/38;G01C19/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官汉增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自动光纤绕环机上的供纤机构,该供纤机构由光纤汇聚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箱体、放纤轮、支撑座和滑动台组成,支撑座安装在滑动台上;支撑座的上端安装有传动箱体;驱动组件安装在传动箱体上,且电机、减速器置于传动箱体外后侧,驱动组件的精密主轴悬伸在传动箱体外前侧;驱动组件的精密主轴上安装有放纤轮;光纤汇聚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的一侧,且与放纤轮保持铅垂位置。本发明设计的供纤机构适用于各类自动光纤绕环机上的供纤功能的实现,同时在光纤复绕、光纤筛选等类型的机器中也可使用。通过采用精密悬伸主轴将放纤轮悬垂支撑进行放纤,在放纤轮的下方配置光纤汇聚组件将从放纤轮上输出的光纤汇聚在一固定点上移出,有效地解决了自动光纤绕环机上的张力轮送纤方向一致,保证了光纤缠绕过程中张力的一致性。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光纤 绕环机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光纤绕环机的供纤机构,其特征在于:供纤机构由光纤汇聚组件(1)、驱动组件(2)、传动箱体(4)、放纤轮(5)、支撑座(6)和滑动台(7)组成,滑动台(7)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支撑座(6)的下端通过螺钉螺母的配合安装在滑动台(7)上;支撑座(6)的上端安装有传动箱体(4);驱动组件(2)安装在传动箱体(4)上,且电机(201)、减速器(202)置于传动箱体(4)外后侧,驱动组件(2)的精密主轴(208)悬伸在传动箱体(4)外前侧;驱动组件(2)的精密主轴(208)上安装有放纤轮(5);光纤汇聚组件(1)安装在支撑座(6)的一侧,且与放纤轮(5)保持铅垂位置;所述光纤汇聚组件(1)的横支座(101)与纵支座(102)通过纵向定位杆(104)、纵向定位孔(116)成垂直交叉叠落连接,在横支座(101)的右侧设有A夹槽(112),A夹槽(112)内安装有D汇聚轮(108),在横支座(101)的平面(120)上设有A通孔(114),A通孔(114)内安装有C汇聚轮(109);在纵支座(102)的左侧设有B夹槽(113),B夹槽(113)内安装有A汇聚轮(111),在纵支座(102)的平面(119)上设有B通孔(115),B通孔(115)内安装有B汇聚轮(110);纵向定位杆(104)下端通过连接件(107)将横向定位杆(103)与其连接,并用左锁紧螺钉(106)、右锁紧螺钉(105)将纵向定位杆(104)与横向定位杆(103)夹紧;A汇聚轮(111)与B汇聚轮(110)之间有A间隙(117),C汇聚轮(109)与D汇聚轮(108)之间有B间隙(118);A汇聚轮(111)、B汇聚轮(110)、C汇聚轮(109)和D汇聚轮(108)结构相同,其中A汇聚轮(111)的转轴(155)上安装有前轴承(152)、后轴承(153),筒尖(154)与外套筒(151)同轴连接一起后安装在前轴承(152)、后轴承(153)上,夹紧螺母(158)与挡片(156)将前轴承(152)、后轴承(153)定位在转轴(155)上,螺钉(157)将A汇聚轮(111)固定在纵支座(102)的B夹槽(113)中;所述驱动组件(2)的电机(20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减速器(202),减速器(202)通过弹性联轴器(207)与精密主轴(208)一端连接,精密主轴(208)通过后轴承(203)、外隔套(204)、前轴承(205)、夹紧螺母(206)支撑在传动箱体(4)内,精密主轴(208)的另一悬伸端安装有放纤轮(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0037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