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模式训练序列填充系统的多模式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074.5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7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知行;杨昉;宋健;王军;张彧;潘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基于多模式训练序列的多载波和单载波调制系统,使用多模式相关器解决多模式的自动识别问题。通过串型、并型或者混合的方式对各种不同模式的本地相关序列进行加权和位置组合设计新的本地多模式相关序列,通过分辨两个相邻相关峰的位置差、相关峰大小、次相关峰特性等综合判断所使用的模式。针对DTMB系统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多模式相关器设计方法,计算机仿真表明,该多模式相关器能够准确地分辨出系统工作模式,且具有本地相关序列长度合理和硬件实现简单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式 训练 序列 填充 系统 自动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多模式训练序列的填充系统的多模式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该方法是在接收端的一个数字集成电路上依次按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1).设计一类本地相关序列TS_acqi序列的组合为多模式相关序列,其中i表示系统填充模式。在相关器中使接收的多模式相关序列和接收信号作相关运算(可以在时域、频域进行),把运算结果作为该相关器的输出R(k,m)。时域相关运算公式为: 其中:r(n)为接收到同步头信号,k为相关器输出的序号,n为数字样值序号,c*(k-n-m)表示本地多模式相关序列移m位后取共扼运算,频域相关运算公式为:R(k,m)=IDFT[DFT[r(n)]·DFT[c(k)]]其中,DFT[·]表示离散傅里叶变化,IDFT[·]表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所述的多模式相关序列为下述三种多模式相关序列中的一种,在组合时相关序列的位置是设定的:第一种:串行多模式相关序列,用TS_ser表示如下: 其中,L1,L2,…LM分别为不同填充模式的相关序列长度,不失一般性,可假设L1≤L2≤…≤LM,M为填充模式的数量,下同;a1,a2,…,aM为一组可变加权系数,其取值范围一般为{±1,±2},下同;第二种:并型多模式相关序列,用TS_par表示如下: 第三种:混合多模式相关序列把所有模式的本地相关序列通过串联,并联组成一个新序列;步骤(2).把步骤(1)得到的运算结果送到一个相关峰检测电路,利用连续两帧相关峰之差判断其工作模式,并给出判断结果:对某一模式i,1≤i≤M,当模式i的连续两个相关峰之间的位置差Diffi满足:Lmini≤Diffi≤Lmaxi,则判断为该工作模式,其中,[Lmini,Lmaxi]为模式i连续两个相关峰之间的位置差范围,为设定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9907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