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加工工序间的电子防锈方法及其电子防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8468.4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建;黄本元;韩顺金;托马斯·尤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五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美国开源节能工程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02 | 分类号: | C23F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连寿金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金加工工序间的电子防锈方法及其电子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处于前后加工工序之间的金属工件分别置于迷宫式电解槽中,电解液采用有效成份为1~5%的植酸类电解液,其pH值为2~6,或者采用有效成份为1~5%的三乙醇胺类的电解液,其pH值为8~11;电解槽的内壁上贴有镀钌或铂的钛网,以钛网和工件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阴极相对饱和甘汞参比电极的过电位为200~300mV,槽压是施加5~30V的间歇式方波恒电位,阴极上的电流密度为10~200mA/m2。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1)用于取代机械制造业金加工工序间的传统方法;2)适用于金加工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件防锈,防锈保护期长短皆宜;3)实施方便,无环境污染,安全可靠,运行成本降至原有的20%。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工序 电子 防锈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金加工工序间的电子防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处于前后加工工序之间的金属工件分别置于迷宫式电解槽的电解液防锈剂中,电解液采用有效成份为1~5%的植酸类电解液,其pH值为2~6,或者采用有效成份为1~5%的三乙醇胺类的电解液,其pH值为8~11;电解槽的内壁上贴有镀钌或铂的钛网,以钛网和工件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阴极相对饱和甘汞参比电极的过电位为200~300mV,槽压是施加5~30V的间歇式方波恒电位,阴极上的电流密度为10~200mA/m2,令工件处于阴极保护区防锈,停电后,防锈剂可以维持48小时防锈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五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美国开源节能工程集团公司,未经杭州五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美国开源节能工程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846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曲辅助型的高效电光调制器
- 下一篇:电子对焦装置及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