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曲孔的电火花/电解加工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4289.3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5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韩福柱;王用贤;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9/14 | 分类号: | B23H9/14;B23H7/26;F15B13/02;F15B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弯曲孔的电火花/电解加工方法及其装置,涉及弯曲孔的微细加工。该装置包括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的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电极、电极方向控制机构、进给驱动装置以及盛有工作液的工作液容器。电极方向控制机构能保持电极时刻指向铅垂方向,进给驱动装置则能驱动电极沿目标孔的轴线进给。若要加工直孔,则需要在电极进给过程中使工作台和工件的方向保持不变;若要加工弯曲孔,则需在电极进给的过程中使工作台和工件不断发生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弯曲孔加工中电极方向的控制得到简化,能够容易地实现三维弯曲孔加工,扩大孔加工的范围和提高弯曲孔加工的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电火花 电解 加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弯曲孔的电火花/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工作台(4)上,工件和工作台都浸没在工作液(2)中,所述工作台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2)加工开始前,采用辅助装置(23)帮助进给驱动装置进入工件(3)内部,辅助装置上预先制备出和目标孔(9)具有相同截面形状的预制直孔(24),将进给驱动装置连同电极(5)放入预制直孔内,通过电液信号管道(1)中的电信号线向进给驱动装置发出进给信号,驱动电极逐步进入工件内部;3)进给驱动装置驱动电极(5)沿目标孔(9)的轴线进给,使电极始终指向铅垂方向;4)若要加工直孔,则需要在电极进给过程中使工作台和工件的方向保持不变;若要加工弯曲孔,则需在电极进给的过程中使工作台和工件不断发生转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428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温固相法合成纳米四氧化三铁磁性粉体的工艺
- 下一篇:硬币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