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代码切片的虚拟执行系统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756.5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曹跃;梁晓;李毅超;柴方明;舒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22 | 分类号: | G06F2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二进制程序指令的动态虚拟执行系统和方法。该系统由动态监控部件、反汇编部件和代码切片虚拟执行部件组成。该方法是:以调试方式启动被监视程序,动态监控部件设置触发点和释放点。触发点激活,控制权由动态监控部件转移给代码切片虚拟执行部件,在获取目标程序代码流后,由反汇编部件分析指令,创建基本块。将生成的基本块放入缓存,执行预处理后,虚拟执行基本块的每条指令。到达释放点后,返回到动态监控部件,恢复二进制程序的正常执行。本发明适用于对运行时二进制程序的指令级细粒度分析,支持对目标代码流的局部区域模拟,能有效处理多线程环境下的自变异/自校验代码,以及各种迷惑代码,具有很高的运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代码 切片 虚拟 执行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代码切片的虚拟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成部件:动态监控部件:虚拟执行系统的动态监控部件接受用户的输入,以此设置虚拟执行的目标代码流范围,由触发点定义起始位置,释放点定义结束位置。触发点激活后,动态监控部件将该段二进制代码流的执行控制权限转移给虚拟执行系统。到达释放点位置后,虚拟执行系统将控制权返回给原二进制程序,按正常执行模式继续运行。反汇编部件:虚拟执行系统获取目标二进制程序的代码流,由反汇编部件生成对应的汇编代码,逐条分析得到的汇编指令。当遇到控制转移指令,或基本块的累计指令数目超出用户定义的范围时,设置为该基本块的结束。反汇编部件用于动态构建与目标代码流相一致的虚拟执行基本块。代码切片虚拟执行部件:虚拟执行系统针对反汇编部件生成的不包含控制转移指令的基本块,将基本块存放于内部的执行缓存内,为提高运行效率进行相应的执行预处理,最终虚拟执行基本块中的每条指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97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 下一篇:用于侧流测定装置的计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