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容多种数据规格基于内容的电子数据校验和转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7009.8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佘东晓;郑文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G06F17/30;G06Q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童素珠 |
地址: | 200040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的电子产品服务方法。尤旨在电子数据交换过程中针对多种电子数据格式提供基于内容的快速校验和转换方法,主要应用于物流和电子商务贸易链的兼容多种数据规格基于内容的电子数据校验和转换方法。该方法为:当处于信息链中某一个组织A的用户向另外一个组织B的用户发送信息,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信息校验服务平台,信息通过模式智能识别,信息校验和转换等被转化成组织B可识别和加工的正确信息;主要解决电子数据校验和转换服务方法的工作流程等有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采用基于服务模式的信息校验和转换方法,使得降低信息流转过程中信息沟通成本,具有提高信息准确性和安全性成为可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兼容 多种 数据 规格 基于 内容 电子 校验 转换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兼容多种数据规格基于内容的电子数据校验和转换方法,该方法通过运行于企业内部网络或公共网络的电子数据服务平台向需要的企业提供服务,电子数据由接收系统收取需要校验的电子数据,用基于分组关联机制的多规格高速映射技术对数据进行规格转换,同时采用基于智能代理技术的校验组件进行针对内容的数据校验,从而实现电子数据快速准确的转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接收电子数据(1)当处于信息链中一个组织A的用户向另外一个组织B的用户发送信息,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组织B的信息校验服务平台;步骤2.启动智能模式识别系统(2)执行完接收电子数据(1)模块后,接收电子数据(1)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递到启动智能模式识别系统(2),组织B接收到电子数据后,模式识别系统根据数据来源,数据内容,智能识别电子数据规格;步骤3.获取电子数据信息(3)执行完启动智能模式识别系统(2)模块后,启动智能模式识别系统(2)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递到获取电子数据信息(3)模块,载入高速多规格映射系统,获取电子数据内容以便转换和校验;步骤4.目标模式识别(4)执行完获取电子数据信息(3)模块后,获取电子数据信息(3)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递到目标模式识别(4)模块,识别消息的目标用户,以及根据目的用户智能分析其可以接受的格式;步骤5.是否需要校验(5) 执行完目标模式识别(4)模块后,目标模式识别(4)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递到是否需要校验(5)的判断模块;如果是需要进行校验,则进入数据检验(6)模块;如果不需要进行校验,则进入数据转换(9)模块;步骤6.数据检验(6)需要校验的数据,则启动数据检验(6)模块,检验系统将根据电子数据规格,用智能代理技术加载相应的数据校验规则,实现对电子数据基于内容的校验;步骤7.校验成功(7) 执行完数据检验(6)模块后,数据检验(6)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递到是否校验成功(7)的判断模块;如果校验成功,则进入数据转换(9)模块;如果校验不成功,则进入数据修复(8)模块;步骤8.数据修复(8)校验不成功的数据,则进入数据修复(8)模块,数据修复(8)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递到数据转换(9)模块;步骤9.数据转换(9)不需要进行校验的数据、校验成功的数据和数据修复后的输出信号均传递到数据转换(9)模块,启动数据转换模块,高速多规格映射系统,根据源模式和数据校验规则,将已经通过校验的数据转换成目标模式;步骤10.发送消息(10)执行完数据转换(9)模块后,数据转换(9)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递到发送消息(10)模块;发送电子数据,将已经转换的数据通过各种方式发送到各目标用户;步骤11.进入待机模式发送完成,如果没有其他数据需要转换,系统进入待机模式,等待下一次数据的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700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信智能卡生产及鉴权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业务接纳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