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楼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5311.2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9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453黑龙江省大庆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楼救生装置。主要解决现有高楼救生装置造价较高难以在普通社会公众中普及的问题。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救生鞋和救生伞,其中所述救生鞋由鞋面(1)、上鞋底(16)、气包(2)以及下鞋底(17)构成,所述救生伞由伞面(6)、钢骨(18)、内部支撑架(19)、钢环(7)、裙边(8)、拉筋(10)、限位卡簧(20)、拉筋固定环(12)、伞杆外筒(13)、把手(14)以及固定在伞杆外筒(13)内的手动充气筒等组成,其中伞面(6)分为内外两层,每两根钢骨之间的伞面内形成一个独立的空气腔,这些空气腔与裙边(8)之间通过单向气流阀连通。该种高楼救生装置采用救生鞋和救生伞配合使用,生产成本低,易于普及,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救生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包括救生鞋和救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鞋由鞋面(1)、上鞋底(16)、气包(2)以及下鞋底(17)构成,其中气包(2)分为内外两层结构,内层为汽车轮胎胶质层,外层为粘合在一起的帆布层,所述内外两层相压合,内层所围成的空气腔与气包(2)上充气用的气嘴(5)相通,气包(2)的上部与上鞋底(16)胶合,其下部则与下鞋底(17)胶合;所述救生伞由伞面(6)、钢骨(18)、内部支撑架(19)、钢环(7)、裙边(8)、拉筋(10)、限位卡簧(20)、拉筋固定环(12)、伞杆外筒(13)、把手(14)以及固定在伞杆外筒(13)内的手动充气筒等组成,其中伞面(6)分为内外两层,每两根钢骨之间的伞面内形成一个独立的空气腔,这些空气腔与裙边(8)之间通过单向气流阀相连通,所述裙边(8)为一个具有充气口(9)的带状空心体,其一侧边与伞面(6)相接,所述伞杆外筒(13)上开有供内部支撑架(19)、拉筋固定环(12)上下滑动的滑道以及供充气软管(11)引出的孔洞,每根拉筋固定于钢环(7)和拉筋固定环(12)之间,手动充气筒的气筒充气杆(15)伸出伞杆外筒(13)底端,把手(14)则固定于伞杆外筒(13)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未经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7531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