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事故图像与数据记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0760.9 | 申请日: | 200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938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席樾;陈勇;黄瀚敏;李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席樾;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0030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事故图像与数据记录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前向红外摄像机、后向红外摄像机、速度传感器、记录装置,碰撞传感器、前向红外摄像机、后向红外摄像机、速度传感器分别与记录装置连接;所述记录装置由A/D转换器、视频转换器、单片机、可编程逻辑器、存储器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事故图像与数据记录系统,可连续记录多次交通事故的图像和数据信息,图像信息为发生事故时前10秒所有本车前后向的车辆以及环境图像信息,数据信息为发生交通事故时前10秒所有本车的行驶速度。采用的红外摄像机适应能力强,可以适应阴、雨、雾等天气以及夜晚时段,减少了价格昂贵的传感器的使用数量,采用可编程逻辑器控制图像和数据的记录,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事故 图像 数据 记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事故图像与数据记录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1)、前向红外摄像机(2)、后向红外摄像机(3)、速度传感器(4)、记录装置(5),其特征在于:碰撞传感器(1)、前向红外摄像机(2)、后向红外摄像机(3)、速度传感器(4)分别与记录装置(5)连接;所述记录装置(5)由A/D转换器(11)、(41)、视频转换器(21)、(31)、单片机(51)、可编程逻辑器(52)、存储器(6)构成;其中:碰撞传感器(1)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11)的输入端连接,A/D转换器(1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51)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51)的输出端与连接可编程逻辑器(52)的输入端连接;速度传感器(4)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41)的输入端连接,A/D转换器(4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51)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51)的输出端与连接可编程逻辑器(52)的输入端连接;前向红外摄像机(2)的输出端与视频转换器(21)的输入端连接,视频转换器(21)的输出端与可编程逻辑器(52)的输入端连接;后向红外摄像机(3)的输出端与视频转换器(31)的输入端连接,视频转换器(31)的输出端与可编程逻辑器(52)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51)还分别与视频转换器(21)、视频转换器(31)输入端连接;存储器(6)的输入端与可编程逻辑器(52)的输出端连接,存储器(6)具有输出端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席樾;重庆大学,未经黄席樾;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1076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救生防护栏
- 下一篇:新型高效节能制气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