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除残余应力的激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2802.4 | 申请日: | 200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8854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4-04 |
发明(设计)人: | 任耀新;何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6B1/08 | 分类号: | B06B1/08;C21D1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消除残余应力的激振装置包括底座,自里向外同轴线装置的线圈骨架、交流线圈、直流线圈、内套筒、弹簧和外套筒,线圈骨架的中心孔置于底座的定位凸台上,并与底座紧固,在线圈骨架的中心孔内置有超磁致伸缩棒和定位块,定位块的一端与超磁致伸缩棒接触,另一端置于内套筒的中心定位凹孔内。工作时,将工件固定在激振装置的底座或内套筒的底面,超磁致伸缩棒处在交流线圈和直流线圈产生的混合磁场中,随着通入交流电流大小的变化,超磁致伸缩棒沿轴向产生伸缩变形,推动定位块和内套筒沿轴向往复高频振动。该装置结构简单,散热性好,通过改变交流电源的频率可以方便的实现高频振动,振动频率可达1000-3000Hz,能有效防止工件产生疲劳损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除 残余 应力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消除残余应力的激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自里向外同轴线装置的线圈骨架(5)、交流线圈(10)、直流线圈(9)、内套筒(4)、弹簧(2)和外套筒(3),线圈骨架(5)具有中心孔和数个用于冷却的轴向孔(8),在线圈骨架(5)的两端面分别具有外凸圆环(5-1),外凸圆环内设有环形通道(14),环形通道(14)与轴向孔(8)相连通,在两个外凸圆环(5-1)的周向各紧固有铜箍(11),一个铜箍(11)上开有与环形通道(14)相连通的进水口(12),另一个铜箍(11)上开有与环形通道(14)相连通的出水口(15),线圈骨架(5)的中心孔置于底座(1)的定位凸台上,并与底座(1)紧固,内套筒(4)呈倒置杯状,套在缠绕有交流线圈(10)和直流线圈(9)的线圈骨架(5)外,在内套筒(4)的开口端具有外凸环形面(4-1),壁面有与进水口(12)或出水口(15)相对应的孔(4-2),所说的外套筒(3)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另一端具有内凸环形面(3-1),套在内套筒(4)上的弹簧(2)的两端面分别与内套筒(4)的外凸环形面(4-1)和外套筒(3)的内凸环形面(3-1)相抵,外套筒(3)的壁面有与出水口(15)或进水口(12)相对应的孔(3-2),在线圈骨架(5)的中心孔内置有超磁致伸缩棒(7)和圆柱形定位块(6),定位块(6)的一端与超磁致伸缩棒(7)接触,另一端置于内套筒(4)底面的中心定位凹孔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0280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拼缝的双金属滑动轴承
- 下一篇:镶嵌固体润滑剂的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