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振动感应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7554.6 | 申请日: | 200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9221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明 |
主分类号: | H01H35/14 | 分类号: | H01H3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振动感应开关,其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外壳体(1),T型导电柱(4),振动感应弹簧(3),导电底板(2);所述导电底板(2)为通过制板工艺、在双面设置特定形状导电金属箔作为不同导电端导电区域的电路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产品结构简单有效,制造可微型化,振动感应具有方向性,当产品在被应用但倒置时,呈非振动感应状态,因而,应用领域更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振动 感应 开关 | ||
【主权项】:
1、一种微型振动感应开关,主要包括:外壳体(1),T型导电柱(4),振动感应弹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底板(2);所述外壳体(1)为底面敞开的腔体,其内腔包括容纳室(11)和安装台阶(12);所述容纳室(11)为一空腔,其可间隙套配所述振动感应弹簧(3)和T型导电柱(4),所述安装台阶(12)的一侧设置上下对称的安装柱(13),通过安装柱(13),安装台阶(12)与所述导电底板(2)紧密配套安装;所述振动感应弹簧(3)置于导电底板(3)正面之上,套配所述T型导电柱的小径柱(41),并弹性支撑T型导电柱(4);所述导电底板(2),为通过制板工艺、在双面设置特定形状导电金属箔作为不同导电端导电区域的电路板,在导电底板(2)支撑振动感应弹簧(3)的正面,设置中心对应于外壳体容纳室(11)垂直中性线位置的特定形状第一导电区域(21),在第一导电区域(21)外周边,设置绝缘区域(20),绝缘区域(20)外周边,再设置特定形状的第二导电区域(22);所述第一导电区域(21)通过处于偏心位置的第一导电工艺孔(25),延伸至导电底板(2)的背面,在导电底板背面,第一导电区域(21)延伸至第二导电工艺孔(26),所述第二导电工艺孔(26),位于错开导电底板正面第二导电区域(22)的位置,透过第二导电工艺孔(26),第一导电区域(21)再延伸至导电底板正面的第一导电端(23);所述第二导电区域(22),则在导电底板正面直接延伸至第三导电工艺孔(27),由第三导电工艺孔(27)周边的第二导电区域,构成第二导电端(24);所述第一导电端(23)、第二导电端(24)依靠对应的第二导电工艺孔(26)、第三导电工艺孔(27),通过各自的导电引脚(5),穿过导电底板(2)向下引出;所述导电底板(2)上另行设置与外壳体安装台阶上的安装柱(13)对应装配的安装孔(28),通过所述安装孔(28),所述导电底板(2)被紧密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安装台阶(12)上,导电引脚(5)被安装台阶面压紧;所述振动感应弹簧(3),由其本身直径大小、和与所述外壳体容纳室(11)空腔间隙套配关系,振动感应弹簧(3)置于导电底板正面之上,只是置于第二导电区域(22)之上,与第二导电区域(22)良好地电气导通,不能够与第一导电区域(21)接触;所述T型导电柱(4),其小径柱底端(42)为锥体形,小径柱(41)被振动感应弹簧(3)套配,T型导电柱(4)被振动感应弹簧(3)弹性支撑,小径柱底端(42)与导电底板正面的第一导电区域(21)保持垂直的微小间隙(6),且不可能与第二导电区域(22)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明,未经张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5755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光源防眩限光器及车灯
- 下一篇:暖气锈水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