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压渣式多功能提取罐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640.9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9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传;邓修;涂驭斌;王波;程富乐;颜志红;吴三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1/00 | 分类号: | B01D11/00;A61J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溶剂提取固体物质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罐,公开了一种内压渣式多功能提取罐。所说的内压渣式多功能提取罐,包括桶状罐体(1)和环形过滤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盖(3)、上顶杆(4)、下顶杆(5)、上动力机构(6)、下动力机构(7)和设有小孔的多孔顶板(8);本实用新型内压渣式多功能提取罐,药渣的处理可在罐内进行,装置投资小,操作过程基本不需要消耗能量,无噪声,不影响工作环境,所回收的药液不会暴露在大气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压渣式 多功能 提取 | ||
【主权项】:
1.一种内压渣式多功能提取罐,包括桶状罐体(1)和环形过滤装置(2);所说的桶状罐体(1)包括回流腔(101)、提取腔(102)、加料口(103)、罐底盖(104)和过滤窗(105);所说的回流腔(101)设置在桶状罐体(1)的上部,提取腔(102)设置在桶状罐体(1)的下部,罐底盖(104)设置在提取腔(102)的底部,过滤窗(105)设置在提取腔(102)的侧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盖(3)、上顶杆(4)、下顶杆(5)、上动力机构(6)、下动力机构(7)和设有小孔的多孔顶板(8);所说的压盖(3)的形状与回流腔(101)和提取腔(102)交界处的形状相配合,压盖(3)设置在回流腔(101)与提取腔(102)的交界处,一端与桶状罐体(1)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上顶杆(4)的一端与压盖(3)相连接,另一端与上动力机构(6)相连接;所说的多孔顶板(8)设置在罐底盖(104)的上方,所说的下顶杆(5)的一端穿过罐底盖(104)与多孔顶板(8)的底部相连接,下顶杆(5)的另一端与下动力机构(7)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4764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顶悬挂式液压立体停车设备的结构
- 下一篇:洗涤去污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