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葫芦丝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2231.3 | 申请日: | 200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9353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凤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G10D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玉丹 |
地址: | 650224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改良葫芦丝,高音管由上管和下管组成,由套连接,上管和下管连接处设有空隙,上管上端封闭,封闭处偏下设有进气孔,下管上端封闭,封闭处偏下设有内置发音簧口,内置发音簧口处下凹,在下管上设有“7”音孔和“i”音孔,在主管及和弦“3”音管上设发音簧口,在主管与高音管上设有连动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7”音孔和“i”音孔,使得葫芦丝发出的音阶扩大了范围。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控制装置,使发音能灵活、方便的转换。控制装置设在主管和护管的后面从外观上没有破坏葫芦丝的传统风格,控制装置的位置设计合理,演奏时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有效的增加了传统葫芦丝的音阶,扩大了传统葫芦丝的演奏范围,且音色纯正、操作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葫芦丝 | ||
【主权项】:
1、一种改良葫芦丝,在葫芦(1)上设有三根发音管,各管上设有发音孔及“4”音键(9),其特征在于,高音管(2)由上管(34)和下管(37)组成,由套(35)连接,上管和下管连接处设有空隙(36),上管上端封闭,封闭处偏下设有进气孔(34),下管上端封闭,封闭处偏下设有内置发音簧口(20),内置发音簧口处下凹,在下管上设有“7”音孔(22)和“i”音孔(21),在主管(3)及和弦“3”音管上设发音簧口(14),在主管(3)与高音管上设有连动控制装置,连动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在主管发音簧口(14)及高音管进气孔(15)上方均设有活塞(6),两个活塞由横杆(5)固定连接,横杆上固定连接有下拨块轴(32),下拨块轴的另端固定连接有下拨块(17),主管和高音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承管(7),下拨块轴(32)与支承管内孔间隙配合,在主管上固定连接有上拨块支架(18),支架上可转动的连接有上拨块(16),上拨块与按键(19)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凤,未经丁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2223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
- 下一篇:多模式磁流变液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