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1839.9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芸;崔力剑;王永立;李云鹏;窦玉红;赵丁;刘伟娜;詹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9 | 分类号: | A61K36/539;A61P1/12;A61P1/04;A61P1/00;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7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及所获得产品的应用。本发明是根据现代中药提取技术,对黄芩汤中活性部位进行提取、富集,分别采用醇溶液浸润、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干燥等步骤,获得的黄芩汤活性部位中黄酮、皂苷类成分总含量达到50%以上。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黄芩汤活性部位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芩 治疗 溃疡性 结肠炎 活性部位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黄芩汤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醇溶液浸润:将黄芩汤药物饮片用50%浓度以上的醇溶液,以1-3倍(V/W)的量浸泡8-12小时使之溶胀;B、提取活性部位:用50%-95%浓度的醇溶液对A步骤中生药加热回流3-5次以上;醇溶液用量为生药的3-10倍(V/W),每次提取时间为1-2小时,合并提取液;在0.05MP条件下,50-75℃减压浓缩,得药液比重为1.01-1.20。C、大孔树脂对提取物富集活性部位:将步骤B中药液加到装有D-101、D-201、D-140、D141A、D-301、D-401、AB-8等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其中的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层析柱中,用水洗脱至无α-萘酚反应,继之用60-80%的醇溶液洗脱至盐酸-镁粉反应阴性,收集醇洗脱液。D、干燥:将C步骤获得的乙醇洗脱液在0.05MP条件下,50-75℃减压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0-1.25(60℃)的浸膏,置70℃-85℃干燥成干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未经河北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6183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用替加环素冻干粉针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疗小儿口疮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