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34322.0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98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全燮;张海民;马宁;赵慧敏;赵雅芝;陈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J21/06;B01J37/03;B01J32/00;B01J35/02;C02F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修德金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膜技术领域中的掺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征:掺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分离膜是以孔径为10-200nm的多孔无机陶瓷膜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技术掺硅、浸渍、干燥、焙烧,在载体的孔道内外制成内管径为1-200nm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膜,并且,二氧化钛纳米管垂直膜片;制备:将载体清洗烘干后,制备硅摩尔含量5-50%的二氧化钛溶胶,将无机膜在溶胶中浸渍、干燥、焙烧至400-700℃保温,冷却后与载体膜一起构成掺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分离膜;优点:(1)能控制复合分离膜管径为1nm;(2)应用于水处理中,2-4h后处理效率达到81-95%,(3)工艺简单,既可用于实验操作,又可大规模工业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掺硅二 氧化 纳米 复合 分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掺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分离膜,包括孔径为10-200nm、孔间距为20-150nm的多孔无机陶瓷膜载体和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分离膜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掺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分离膜是以孔径为10-200nm、孔间距为20-150nm的多孔无机陶瓷膜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技术掺硅制胶,载体膜[3]经过浸渍、干燥、焙烧,在载体的孔道内外形成二氧化钛纳米管,从而获得孔径[1]为1-200nm、孔间距为20-150nm的掺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分离膜,并且,二氧化钛纳米管垂直于膜片,其硅元素掺杂摩尔含量为5-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3432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记录装置
- 下一篇:电子邮件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