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法合成纳米碳管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8438.3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962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16 |
发明(设计)人: | 冯有利;于立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01J23/889;B82B3/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红军 |
地址: | 454003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管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采用新的催化剂合成纳米碳管的工艺。本发明采用正己烷为碳源原料,大洋锰结核为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为正己烷重量的一定比例,氢气作为载气,氩气为保护气,采用催化法设备,将催化剂平铺在密封反应室内,通氩气排除空气,同时升至一定温度,开始通氢气并同时停止通氩气,继续升至反应温度,引入反应溶液正己烷,保持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通氩气并同时停止通氢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纳米碳管。采用本发明的新工艺合成纳米碳管,可以生产出成本低,而且产品质量好的纳米碳管。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合成 纳米 新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催化法合成纳米碳管新工艺,包括将催化剂平铺在密封反应室内,通氩气以排除空气,同时升温至750~850℃,通氢气并同时停止通氩气,继续升温至1000~1200℃,引入反应溶液正己烷,保持30~60min后停止加热,通氩气并同时停止通氢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纳米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大洋锰结核,其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8~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2843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串行通信卡
- 下一篇:热稳定的亚化学计量电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