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厌氧/缺氧并联式脱氮除磷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9327.6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滨;何群彪;屈计宁;周增炎;高廷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宗德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厌氧/缺氧并联式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涉及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或工程改造。本发明工艺中的厌氧区(2)与缺氧区(3)采用并联布置,进水按所需比例分别进入厌氧区(2)和缺氧区(3),而厌氧区(2)和缺氧区(3)出水均直接进入好氧区(4)。由于部分污水进入厌氧区(2),部分污水进入缺氧区(3),使得厌氧区(2)和缺氧区(3)的水力停留时间均得到延长,而按常规工艺相同的停留时间设计,则所需的厌氧和缺氧区的容积可明显缩小,并且由于硝化反硝化所需的缺氧/好氧过程和生物除磷所需的厌氧/好氧过程彼此分开,也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因此具有明显的节省建设投资和减少占地面积和提高水处理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 缺氧 并联 式脱氮 工艺 | ||
【主权项】:
1.厌氧/缺氧并联式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厌氧区(2)与缺氧区(3)采用并联布置方式;污水经过进水分配井(1)按比例分配后,一部分污水进入厌氧区(2),与污泥回流系统(6)中携带的聚磷菌利用进水中的VFA厌氧释磷,另一部分污水进入缺氧区(3),与混合液回流系统(5)带回的硝酸盐,被反硝化成氮气释放掉;厌氧区(2)和缺氧区(3)的出水混合液直接进入好氧区(4),经好氧区(4)处理的混合液进入二沉池(7)中进行泥水分离达标后排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1932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润滑漆包线
- 下一篇:客户参与型生产/供应系统操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