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血管循环动力学分析方法及仪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7846.9 | 申请日: | 200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龚剑秋;陆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匡复医疗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B5/022;A61B5/0402;G06F17/00;G06F19/00;G06Q50/00;G09B2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200439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脑血管循环动力学分析方法及仪器。根据脑循环血管床解剖模型,建立由十二个管道单元模拟脑循环血液动力学等效网络模型,并确立相应参数计算公式。应用这些公式,可无创检测到颈动脉中流速波形及数值、压力波形、人体血压、血管管径,及颅内两侧前、中、后及椎动脉中流速波形及数值,求出颈动脉及颅内动脉各血管段特性参数。实施本发明方法所设计的仪器,检测系统包括颅外颈动脉管径检测、血压检测、颅外颈动脉血流速度检测、颅外颈动脉压力波形检测以及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检测等装置;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计算分析系统包括主机、外设和模数转换器,本发明可全面分析脑循环动力学特性,在脑血管疾病的早期与超早期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血管 循环 动力学 分析 方法 仪器 | ||
【主权项】:
1.一种脑血管循环动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根据脑循环血管床的解剖模型,建立一个由十二个管道单元模拟脑循环血液动力学的等效网络模型:采用两个管道模拟左右侧颈动脉系统c1、c2,用一个管道模拟前交通动脉ac并将左右侧颈动脉系统c1、c2联成一体;采用一个管道来模拟两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采用两管道分别模拟其后的大脑左、右后动脉p1、p2;采用两管道分别模拟大脑左中动脉m1和大脑右中动脉m2;采用两管道分别模拟大脑左前动脉a1和大脑左中动脉a2;在颈动脉系统c1、c2和椎-基底系统v之间,采用两管道分别模拟大脑左后交通动脉Lpc和大脑右后交通动脉Rpc;(2)应用下列公式获得的血管床零频输入阻抗也称外周阻力Rp描述该血管床的血流通畅程度,Rp = ∫ 0 T ( P ( t ) - P 0 ) dt ∫ 0 T Q ( t ) dt - - - ( 1 ) ]]> 式中P(t)和Q(t)分别为该血管床入口端动脉内的压力和血流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式,T为心动周期,P0为修正压力项;(3)应用下列公式获得的血管床高频平均输入阻抗也称特征阻抗Zc来描述该血管床动脉系统的整体弹性特性,Zc = 1 n - 3 Σ i = 4 n | Z i | - - - ( 2 ) ]]> 式中|Zi|为第i阶输入阻抗的模,计算得到Zc后,比较每个|Zi|(i>0)与Zc的值,如果某个|Zj|>3Zc,则除去该Zj并修正n,再代入公式(2)重新计算;(4)应用下列公式获得的血管床动态阻力Dr来描述该血管床中小动脉对血流量的调节功能,Dr = 1 3 ( P s - P d Q s - Q d + P m - P d Q m - Q d + P s - P m Q s - Q m ) - - - ( 3 ) ]]> 式中P、Q分别表示压力和流量,下标s、m、d分别表示最大,平均和最小值;(5)应用下列公式获得非线性临界压力Pc来描述血液在血流中粘滞特性,
式中K p = ( P d Q m 2 - P m Q d 2 ) ( Q m Q s 2 - Q s Q m 2 ) - ( Q d Q m 2 - Q m Q d 2 ) ( P m Q s 2 - P s Q m 2 ) ( Q m 2 - Q d 2 ) ( Q m Q s 2 - Q s Q m 2 ) - ( Q s 2 - Q m 2 ) ( Q d Q m 2 - Q m Q d 2 ) ]]> 式中P、Q分别表示压力和流量,下标s、m、d分别表示最大、平均和最小值;(6)通过以下步骤获得颈动脉系统脑循环功能参数:①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颈动脉血流速度V(t),应用脉冲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直径D,用下列公式获得流量Q(t),Q ( t ) = π 4 D 2 · V ( t ) - - - ( 5 ) ]]> ②应用压力传感器检测颈动脉压力脉博波波形PW(t),并应用血压计检测出肱动脉血压,并对P(t)进行数值标定,从而获得压力P(t),③将上述Q(t)、P(t)代入公式(1)-(4)可获得颈动脉系统脑循环功能的定量描述参数Rp、Zc、Dr和Pc;(7)通过以下步骤获得椎动脉系统脑循环功能参数:①应用经颅脉冲超声多普勒检测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V(t),应用脉冲超声检测两侧椎动脉管直径D,根据公式(5)计算出两侧椎动脉流量Q左(t)、Q右(t),从而获得椎动脉系统的总流量Q(t)=Q左(t)+Q右(t);②采用步骤(6)之②所获得的压力P(t)代替椎动脉入口的压力;③将上述Q(t)、P(t)代入公式(1)-(4)可获得椎动脉系统脑循环功能的定量描述参数Rp、Zc、Dr和Pc;(8)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和后动脉系统的脑循环功能:①应用经颅脉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右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血流速度,分别为LVa(t),LVm(t),LVp(t),RVa(t),RVm(t)和RVp(t),它们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分别以s、m和d下标表示;②按照前述步骤(6)之②中的方法获得左侧颈动脉压力LP(t)和右侧颈动脉压力RP(t),由下列公式计算出左右大脑前中动脉入口压力LPam(t)、RPam(t)和后动脉入口压力Pp(t):LPam(t)=LP(t)-LZcc(t)·LQc(t)RPam(t)=RP(t)-RZcc(t)·LQc(t) (6)Pp(t)=(LP(t)+RP(t))/2-Zcv(t)·Qv(t)式中Zcc和Qc表示颈动脉的特性阻抗和流量,由前述步骤(6)得到;Zcv和Qv表示的是椎动脉的特性阻抗和流量,由前述步骤(7)得到;③大脑前交通动脉、左后交通动脉和右后交通动脉的平均流量Qmac、QmLpc和QmRpc由下列公式计算获得:Q m ac = LP m am - RP m am R ac ]]>Q m Lpc = LP m am - P m p R Lpc - - - ( 7 ) ]]>Q m Rpc = RP m am - P m p R Rpc ]]> 式中Rac、RLpc和RRpc分别是前、后交通动脉的阻力;④应用下列公式可求得左右侧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的阻力为:L R a = K am LV m a + LV m m K am LV m a · LP m am LQ m c - Q m ac - Q m Lpc ]]>RR a = K am RV m a + RV m m K am RV m a · RP m am RQ m c + Q m ac - Q m Lpc ]]>LR m = K am LV m a + LV m m LV m m · LP m am LQ m c - Q m ac - Q m Lpc ]]>RR m = K am RV m a + RV m m RV m m · RP m am RQ m c + Q m ac - Q m Lpc - - - ( 8 ) ]]>LR p = LV m P + RV m p LV m p · P m p LQ m v + RQ m v + Q m Lpc + Q m Rpc ]]>RR p = LV m P + RV m p RV m p · P m p LQ m v + RQ m v + Q m LPc + Q m RPc ]]> 其中Kam为大脑前中动脉分配系数,取0.52;⑤应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左、右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系统的流量为:LQa(t)=LRa·LPam(t)RQa(t)=RRa·RPam(t)LQm(t)=LRm·LPam(t)RQm(t)=RRm·RPam(t) (9)LQp(t)=LRp·Pp(t)RQp(t)=RRp·Pt(t)对时间积分就可获得各分支血管中的平均血流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匡复医疗设备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匡复医疗设备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1784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
- 下一篇:零件清洗机加热器泵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