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列多缸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15089.1 | 申请日: | 200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920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8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矿三;内藤庆太;泉谷一弘;冈部和男;上原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F02F1/10 | 分类号: | F02F1/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列多缸发动机,其能够有效的冷却靠近上死点的连续实壁部。在下方连续实壁部(3b)的上部形成有进入到横断水路下半部(5b)内的冷却水引导面(8a)。该冷却水引导面(8a),从狭缝状入口(7a)开始,随着接近下方连续实壁部(3b)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而变高。从狭缝状入口(7a)流入到横断水路下半部(5b)内的冷却水(9),通过冷却水引导面(8a)的引导,向在左右的汽缸盖螺栓安装凸部(6a、6b)之间向上凹的横断水路上半部(5a)的铸造面。 | ||
搜索关键词: | 直列多缸 发动机 | ||
【主权项】:
1.一种直列多缸发动机,使曲轴的架设方向为前后方向,使缸体(1)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在缸体(1)设置有由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汽缸(2、2)构成的汽缸列,在该汽缸列的左右设置有汽缸套(4a、4b),在相邻的汽缸(2、2)彼此之间,设置有靠近上死点的连续实壁部(3a)和位于其下方的下方连续实壁部(3b),在该靠近上死点的连续实壁部(3a)和下方连续实壁部(3b)之间设置有横断水路(5),该横断水路(5)形成为上下宽度宽于前后宽度的狭缝状,通过该横断水路(5)使左右的汽缸套(4a、4b)相互连通,冷却水从一侧的汽缸套(4a)向着另一侧的汽缸套(4b)而通过横断水路(5)内,其特征在于,在靠近上死点的连续实壁部(3a)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该靠近上死点的连续实壁部(3a)连接的左右的汽缸盖螺栓安装凸部(6a、6b),通过该左右的汽缸盖螺栓安装凸部(6a、6b)使相邻的汽缸(2、2)的实壁彼此连接,在该左右的汽缸盖螺栓安装凸部(6a、6b)之间形成有横断水路上半部(5a)的同时,在低于左右的汽缸盖螺栓安装凸部(6a、6b)的位置形成着横断水路下半部(5b),该横断水路下半部(5b)的横向一侧的狭缝状入口(7a),隔着横向一侧的汽缸盖螺栓安装凸部(6a)的下方空间,从横向一侧的汽缸套(4a)的正侧向面对该横向一侧的汽缸套(4a),横断水路下半部(5b)的横向另一侧的狭缝状出口(7b),隔着横向另一侧的汽缸盖螺栓安装凸部(6b)的下方空间,从横向另一侧的汽缸套(4b)的正侧向面对该横向另一侧的汽缸套(4b),在下方连续实壁部(3b)的上部形成有进入到横断水路下半部(5b)内的冷却水引导面(8a),该冷却水引导面(8a),从狭缝状入口(7a)开始,随着接近下方连续实壁部(3b)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而变高,从狭缝状入口(7a)流入到横断水路下半部(5b)内的冷却水(9)被冷却水引导面(8a)引导,从而冷却水(9)朝向在左右的汽缸盖螺栓安装凸部(6a、6b)之间向上凹的横断水路上半部(5a)的铸造面流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1508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