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线路板蚀刻废液生产氯化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96213.4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931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21 |
发明(设计)人: | 阮玉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玉根 |
主分类号: | C01C1/16 | 分类号: | C01C1/16;C02F1/52;C02F1/66;C02F1/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7江苏省吴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线路板蚀刻废液生产氯化铵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酸性、碱性两种线路板蚀刻废液中加入凝聚还原剂,过滤,得到酸性、碱性两种澄清溶液;再将酸性、碱性两种澄清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得到氧氯化铜晶体;再过滤,得到氧氯化铜晶体和A溶液;再向A溶液中注入硫化铵溶液进行硫化反应,制得硫化铜沉淀物和B溶液;再将B溶液进行pH值调节,而后进行负压浓缩,当B溶液的波美度为40~41后停止升温,得到C溶液;将C溶液结晶、过滤、脱水、烘干得到氯化铵;其充分利用了线路板蚀刻废液中的氨资源、酸资源、铜资源,生产主要的产品氯化铵,次要产品氧氯化铜;且回收的氯化铵产品的纯度高,可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蚀刻 废液 生产 氯化铵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线路板蚀刻废液生产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在酸性、碱性两种线路板蚀刻废液中分别加入凝聚还原剂,并分别搅拌均匀,所述的酸性线路板蚀刻废液为含有铜离子以及盐酸的线路板蚀刻废液,所述的碱性线路板蚀刻废液为含有铜离子以及氨水的线路板蚀刻废液;(2)、分别过滤酸性、碱性两种线路板蚀刻废液,除去不溶性物质,分别得到酸性、碱性两种澄清溶液;(3)、将所述的酸性、碱性两种澄清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温度为75~85℃,控制加入酸性、碱性两种澄清溶液的流量,使得中和反应时反应液的PH值为4.5~5.5,搅拌反应液直到氧氯化铜晶体从反应液中析出;(4)、将所述的反应液过滤,得到氧氯化铜晶体和A溶液;(5)、向所述的A溶液中注入浓度为35~39%的硫化铵溶液进行硫化反应,制得硫化铜沉淀物和B溶液,其中加入的硫化铵溶液的量为足以形成硫化铜沉淀物;(6)、将所述的B溶液送入反应釜中进行pH值调节,使得B溶液的pH值为5~5.5,再将反应釜升温至80~90℃进行负压浓缩,当B溶液的波美度为40~41后停止升温,得到C溶液;(7)、将所述的C溶液冷却并在搅拌条件下使其结晶,再通过过滤、脱水、烘干得到氯化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玉根,未经阮玉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962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