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散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3065.4 | 申请日: | 200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曹维良;王建军;刘洪涛;张敬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7/00 | 分类号: | B01J37/00;B01J37/30;B01J37/02;B01J37/08;B01J32/00;B01J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以原位合成的水滑石为前驱体制备高分散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新方法。首先将载体研磨至合适的粒径,在酸性或碱性条件将具有水滑石结构的前体微晶原位生长于载体的表面及孔道内,经过煅烧制备用于柴油加氢脱硫的催化剂,活性组分高度分散于载体的表面及孔道内,具有优良的脱硫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制备的催化剂可使模型化合物(5wt%噻吩+95%环己烷)中的硫含量降到小于100ppm,使胜利FCC柴油中有机硫的含量从5700ppm降到270ppm,使大庆柴油中的有机硫含量从1050ppm降到45ppm。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柴油 加氢 脱硫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含有Ni、Mo、Al、W中的两种或三种金属活性组分的柴油深度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载体的表面及孔道内合成以有机物柱撑的水滑石微晶;2)采用离子交换或浸渍的方法将Mo、W等活性金属引入水滑石微晶的层间;3)以Mo、W柱撑的水滑石经过煅烧后制得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及孔道内高度分散的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7306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具有控制鼓的促动器装置
- 下一篇:枸杞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