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过渡法制备高亮度纳米级片状铝粉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5795.5 | 申请日: | 200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876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12 | 分类号: | B22F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过渡法制备高亮度纳米级片状铝粉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在真空下加热铝棒,使其蒸镀在可溶性薄膜基底上,形成纳米级铝膜;用溶剂溶解所述可溶性薄膜基底,使所述纳米级铝膜与可溶性薄膜基底剥离,通过搅拌和离心分离,得到纳米级片状铝粉;再将纳米级片状铝粉进行干燥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高亮度纳米级片状铝粉。本发明所采用的工艺为连续生产工艺,制备时间约1小时;所制备的高亮度纳米级片状铝粉的厚度可以精确控制,且粉片上各点的厚度基本均匀,铝粉表面平整光滑,厚度为30~100nm,直径为0.1~3μm,径厚比为30~900,亮度高于120Gs,光反射率大于91%,水面遮盖力大于12m2/g。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过渡 法制 亮度 纳米 片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薄膜过渡法制备高亮度纳米级片状铝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在真空条件下加热铝棒产生铝蒸汽并沉积在可溶性薄膜基底上,形成纳米级铝膜;(2)用溶剂溶解所述可溶性薄膜基底,使所述纳米级铝膜与可溶性薄膜基底剥离,得到含有铝膜碎片的固液混合物;(3)将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搅拌和分离,得到纳米级片状铝粉;(4)将所述纳米级片状铝粉进行干燥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高亮度纳米级片状铝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3579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