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填料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30489.2 | 申请日: | 200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董滨;周增炎;高廷耀;傅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宗德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悬浮填料澄清池涉及生物处理污水技术,应用于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对生物反应池出流的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本发明澄清池由清水区(1),填料截留区(2),曝气管(3),污泥絮凝区(4),污泥溢流区(5),整流区(6),污泥浓缩区(7),排污管(8),格栅(9)构成,本发明澄清池可单独设置,也可与生物反应池结合在一起,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中,既进行泥水澄清和污泥浓缩,也进行生物处理,具有固液分离效率高、出水效果好、投资、占地少优点,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填料 澄清 | ||
【主权项】:
1.悬浮填料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澄清池由清水区(1),填料截留区(2),曝气管(3),污泥絮凝区(4),污泥溢流区(5),整流区(6),污泥浓缩区(7),排污管(8),格栅(9)构成,污泥絮凝区(4)、填料截留区(2)、清水区(1)设在整流区(6)的上方,污泥溢流区(5)设置在污泥絮凝区(4)的下面、整流区(6)的四周或者设置在整流区(6)的一侧;在整流区(6)内设置悬浮填料或者设置的整流板,曝气管(3)设置在填料截留区(2)的下部,格栅(9)分别设置在填料截留区(2)的上下和进水整流区(6)的上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3048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附加稳定层的磁性ROM信息载体
- 下一篇:反向热声成像零件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