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29872.6 | 申请日: | 200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916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F23J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锅炉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出口流化热风在进入炉膛之前进炉底风室与高温热渣混合,空气吸收底渣蓄热后通过一个安装在布风板下部的分离装置后把细颗粒的循环灰、未燃尽碳和石灰石通过布风板风帽送回炉膛,分离后的粗颗粒形成底渣在排渣管继续用冷风冷却,根据排渣量,调节流化风和冷却风的流量,可以把底渣冷却250-300℃以下后直接进入底渣输送系统。本发明的优点是锅炉底渣热量被锅炉本身回收利用,冷却效果好,不需要冷却水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锅炉 冷却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锅炉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出口流化热风在进入炉膛之前进炉底风室与高温热渣混合,空气吸收底渣蓄热后通过一个安装在布风板下部的分离装置后把细颗粒的循环灰、未燃尽碳和石灰石通过布风板风帽送回炉膛,分离后的粗颗粒形成底渣由风室底部排渣口排出,其方法为:首先炉膛(1)密相区的渣通过输渣管(3),在控制阀(5)的调节下,进入风室(7),进入风室(7)的底渣在入口导流板(6)的作用下与通过一次风管(10)进入风室(7)的一次风充分混合换热,进行热交换后,一次热风通过分离装置(4)和布风板风帽(2)进入炉膛(1);然后从冷却风风室(8)出来的高压冷风向上通过排渣管(9)与沉积在风室(7)下部经过一次风充分混合换热的大渣再次进行热交换,使底渣冷却到250-300℃以下,并由排渣管(9)排出;其余不能被分离装置(4)所分离的细颗粒物料,其中包括未燃尽的碳颗粒、石灰石和床料随着热一次风通过空气布风板风帽(2)进入炉膛(1)参与循环燃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987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光性α-卤羰基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合成
- 下一篇:氨基醇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