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闸板式连续真空/压力进、出料加工的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2652.0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995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长清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B65G4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200四川省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食品、中药材、化工、木材等机械设备加工领域,一种闸板式连续真空/压力进、出料加工的密封装置,主要设置有进(出)料口、进(出)料口压板、进(出)料压板、进(出)料中框、中框、接料装置、进(出)料密封板、往复汽缸、U型密封圈、进(出)压力液管、电磁阀、预真空口等组合而成。涉及于物料能在连续进、出料情况下能保持真空度/压力的密封装置,在现有产品加工设备中确需该类密封装置,可适用不同加工目的设备,如:食品杀菌;油炸脱油加工;深冷冻结加工;预冷加工;微波真空/干燥/强化萃取/灭菌/冷冻干燥等的加工,可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加工,并适应不同的加工工艺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闸板 连续 真空 压力 加工 密封 装置 | ||
【主权项】:
1、其一种闸板式连续真空/压力进、出料加工的密封装置,主要设置有进、出料口(2、5)、进、出料口压板(10、10′)、进、出料压板(12、12′)、进、出料中框(11、11′)、中框(13)、接料板(4)、进、出料密封板(3、3′)、往复汽缸(7、8、9)、U型密封圈(6、6′、14、14′)、进、出压力液管(17、17′、18、18′)、电磁阀(19、19′、20、20′)、预真空口(15)等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进、出料密封装置由进、出料口压板、密封板、U型密封圈、接料板、往复汽缸、密封压力液系统等构成,密封装置由进料口(2)、进料口压板(10)、进料中框(11)、进料压板(12)、中框(13)、出料压板(12′)、出料中框(11′)、出料口压板(10′)、出料口(5)依次由螺栓组合而成,进、出料密封板(3、3′)、分别置于进、出料中框(11、11′)内与往复汽缸(7、9)连接,往复汽缸(7、9)固定于进、出料中框(11、11′)外部,接料板(4)置于中框(13)内与往复汽缸(8)连接,往复汽缸(8)固定于中框(13)外部,U型密封圈(6、6′、14、14′)分别置于进、出料口压板(10、10′)和进、出料压板(12、12′)的U型槽内与进、出压力液管(17、17′、18、18′)连通并分别装置有电磁阀(19、19′、20、20′),进液管(17、17′)的压力液可采用高压空气或有一定压力的液体,出液管(18、18′)与真空系统连通,在中框(13)一端安置有预真空口(15)和挡网(16)并与真空系统连通并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清,未经陈长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265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跨导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