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玻璃体腔支架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7601.9 | 申请日: | 200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明;方腾;董洪涛;周欣欣;王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14 | 分类号: | A61F2/14;A61F2/82;A61F9/007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玻璃体腔支架及其制作方法。该玻璃体腔支架为橄榄球形单层网状结构,橄榄球形单层网状结构的前极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的直径在1.0mm到2.2mm之间,在后极部与玻璃体视网膜黄斑处对应的位置设有一直径为0.5mm到1.5mm的黄斑透光小孔,橄榄球形单层网状结构的网孔面积在0.1mm2到1.0mm2之间,单层网状结构网球的网丝丝材为Ni-Ti记忆性合金材料。利用支架的机械支持作用来使视网膜复位,完全不同于现在的玻璃体替代物如气体和硅油等,支架能在眼内长时间存留,无需取出,无任何副作用;支架不会变形和缩小,也不会被体内组织所吸收,在有些病例就是在无法恢复视功能的情况下,也可能利用支架来保存眼球外型。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视网膜 疾病 玻璃 体腔 支架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玻璃体腔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玻璃体腔支架为橄榄球形单层网状结构,橄榄球形单层网状结构的前极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的直径在1.0mm到2.2mm之间,在后极部与玻璃体视网膜黄斑处对应的位置设有一直径为0.5mm到1.5mm的黄斑透光小孔,橄榄球形单层网状结构的网孔面积在0.1mm2到1.0mm2之间,单层网状结构网球的网丝丝材为Ni-Ti记忆性合金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760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