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结构的钢丝绳索具无效
申请号: | 200520081828.0 | 申请日: | 2005-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806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6-08-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广;邹明;邹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明 |
主分类号: | D07B9/00 | 分类号: | D07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结构的钢丝绳索具,该钢丝绳索具的环扣是由在环颈部分岔成三股一组的两部分在环扣的顶部交叉弯曲变向向后捻合至分叉的颈部组成环扣,向后捻合至分岔处的小股[11],[12],[13],[14],[15],[16]在该分岔处的颈部分别依次编入原绳主体的小股[1],[2],[3],[4],[5],[6]的缝隙之中,其优点是回编的各个小股的头部被巧妙的留在了原钢丝绳绳体的内部,外面没有多余的钢丝露头,表面光滑,连接牢固可靠。使用中不会因钢丝外露而扎手和划伤设备表面,而且编接的钢丝绳索具的颈部直径最小仅是原绳直径的1.2至1.5倍,特别适合狭窄场合和大型、小间隙设备的吊装。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钢丝 绳索 | ||
【主权项】:
1、一种新结构的钢丝绳索具,该钢丝绳索具的环扣是由在环颈部分岔成三股一组的两部分在环扣的顶部交叉弯曲变向向后捻合至分叉的颈部组成环扣,向后捻合至分岔处的小股[11],[12],[13],[14],[15],[16]在该分岔处的颈部分别编入原绳主体的小股[1],[2],[3],[4],[5],[6]的缝隙之中,其特征在于小股[14]压原绳主体的第一个捻距的小股[1]进入小股[1]和[2]的缝隙中从原绳主体的背面的[3]和[4]小股的缝隙中穿出,小股[15]压原绳主体的第一个捻距的小股[1]和[2]进入小股[2]和[3]的缝隙中从原绳主体的背面的[4]和[5]小股的缝隙中穿出,小股[16]压原绳主体的第一个捻距的小股[1]、[2]、[3]进入小股[3]和[4]的缝隙中,并切断留在其中,小股[11]在原绳的背面压原绳主体的前一个捻距的小股[4]进入该捻距的小股[4]和[5]的缝隙中从原绳主体的前面的第一个捻距的[4]和[5]小股的缝隙中穿出,然后压第一个捻距的小股[5]进入小股[5]和[6]的缝隙中,小股[12]在原绳的背面压原绳主体的前一个捻距的小股[5]从原绳主体的前面的第一个捻距的[4]和[5]小股的缝隙中穿出,然后压第一个捻距的小股[5]进入小股[5]和小股[6]的缝隙,小股[13]在原绳的背面压原绳主体的第一个捻距的小股[1]从原绳主体的前面的第一个捻距的小股[6]和第二个捻距的小股[1]的缝隙中穿出,然后压第二个捻距的小股[1]进入该第二个捻距的小股[1]和[2]的缝隙中,第一次从背面出来的小股[14],在原绳的背面压原绳主体的第一个捻距的小股[2]从原绳主体的前面的第二个捻距的小股[1]和小股[2]的缝隙中穿出,然后压第二个捻距的小股[2]进入小股[2]和[3]的缝隙中,第一次从背面出来的小股[15],在原绳的背面压原绳主体的第一个捻距的小股[3]从原绳主体的前面的第二个捻距的小股[2]和小股[3]的缝隙中穿出,然后压第二个捻距的小股[3]进入小股[3]和[4]的缝隙中,并切断留在其中,进入第一个捻距[5]和[6]小股缝隙的小股[11],从原绳的背面的第二个捻距的小股[3]和[4]的缝隙中穿出,压原绳背面第二个捻距小股[4]进入该捻距的小股[4]和[5]的缝隙,进入第一个捻距[6]和第二个捻距[1]小股缝隙的小股[12],从原绳体的背面的第二个捻距的小股[4]和[5]的缝隙中穿出,压原绳背面第二个捻距小股[5]进入该捻距的小股[5]和[6]的缝隙,进入第二个捻距[1]和第二个捻距[2]小股缝隙的小股[13],从原绳体的背面的第二个捻距的小股[5]和[6]的缝隙中穿出,压原绳背面第二个捻距小股[6]进入该捻距的小股[6]和第三个捻距的小股[1]的缝隙,进入第二个捻距[2]和第二个捻距[3]小股缝隙的小股[14],从原绳体的背面的第三个捻距的小股[1]和[2]的缝隙中穿出,压原绳背面第三个捻距小股[2]进入该第三个捻距的小股[2]和小股[3]的缝隙,并切断留在其中,背面进入第二个捻距[4]和[5]小股缝隙的小股[11],从原绳体的前面的第二个捻距的小股[6]和第三个捻距的小股[1]的缝隙中穿出,压原绳前面第三个捻距小股[1]进入该捻距的小股[1]和[2]的缝隙,背面进入第二个捻距[5]和[6]小股缝隙的小股[12],从原绳体的前面的第三个捻距的小股[1]和第三个捻距的小股[2]的缝隙中穿出,压原绳前面第三个捻距小股[2]进入该捻距的小股[2]和[3]的缝隙,背面进入第二个捻距小股[6]和第三个捻距小股[1]缝隙的小股[13],从原绳体的前面的第三个捻距的小股[2]和第三个捻距的小股[3]的缝隙中穿出,压原绳前面第三个捻距小股[3]进入该捻距的小股[3]和[4]的缝隙,并切断留在其中,从第三个捻距的小股[1]和[2]缝隙进入的小股[11],从原绳的背面第三捻距的小股[3]和[4]的缝隙中穿出,压小股[4]进入该小股[4]和[5]的缝隙,从第三捻距的小股[2]和[3]的缝隙进入的小股[12],从原绳的背面第三个捻距的小股[4]和[5]的缝隙中穿出,压小股[5]进入第三个捻距的小股[5]和[6]的缝隙,并切断留在其中,进入原绳背面第三个捻距[4]和[5]小股的缝隙中的小股[11]从原绳正面的第三个捻距的小股[6]和第四个捻距的小股[1]的缝隙中穿出,压原绳正面的该第四个捻距的小股[1]进入小股[1]和[2]的缝隙,并切断留在其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明,未经邹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2008182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履带式两栖车辆减阻装置
- 下一篇:洗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