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电饭煲无效
申请号: | 200520020633.5 | 申请日: | 200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796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6-07-19 |
发明(设计)人: | 何连娣;于贵锁;于桂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连娣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G05D23/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东明 |
地址: | 161000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电饭煲,属数控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采用微电子数字化控制,使电压、水温、室温、水量、米量这五个因素只在煮饭前表现出来,水开之后就可以准确计时和控温,它由水壶、锅体、内胆、保温层、加热盘、温控传感器、发热系统电路、低压整流电路、语音电路、温控电路、时间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的锅体结构,水壶装在内胆上沿上,内胆装在锅体内,锅体中间夹层装有加热盘,加热盘中间装有温控传感器,温控传感器与温控电路电连接;精确的控制,缩短了煮饭时间,采用保温层,提高热效率,余热得到回收,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操作灵活,不漏气,不溢锅,安全可靠,适于家庭、宾馆、餐馆、食堂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电饭煲 | ||
【主权项】:
1、一种数控电饭煲,包括水壶(1)、锅体(2)、控制面板(3)、电饭锅锅盖(4)、内胆(5)、保温层(6)、加热盘(7)、温控传感器(10)、指示灯(12)、按键(13)、数字显示屏(14)、扬声器(15)、发热系统电路(17)、低压整流电路(18)、6V集成稳压电路(19)、供电语音电路(20)、熟饭语音电路(21)、糊锅语音电路(22)、5V集成稳压电路(23)、弱挡温控电路(24)、强挡温控电路(25)、保温温控电路(26)、糊锅温控电路(27)、第1时间保温控制电路(28)、第2时间保温控制电路(29)、第3时间保温控制电路(30)、1分钟脉冲电路(31)、四门触发电路(32)构成;其特征在于:A锅体结构部份:水壶(1)装在内胆(5)上沿上,电饭锅锅盖(4)盖在内胆(5)上沿里端,内胆(5)装在锅体(2)内,锅体(2)中间夹层装有保温层(6),加热盘(7)中间装有温控传感器(10),并与内胆(5)底部中间接触,温控传感器(10)接入弱挡温控电路(24)、强挡温控电路(25)、保温温控电路(26)、糊锅温控电路(27)的输入端;加热盘(7)引出两根220V接线柱(9),与电源插座(8)相连接;在锅体外部底端装有控制面板(3),在控制面板(3)上装有三个控制按键(13)和三个数字显示屏(14),在控制面板(3)上装有三个指示灯(12)、在控制面板(3)上装有扬声器(15),在控制面板(3)下面装有印刷线路板(16);在锅体外面底部装有橡胶垫(11);B控制部份:220V电源通过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接发热系统控制电路(17);强挡温控电路(25)通过继电器K4与1分钟脉冲电路(31)相连接,强挡温控电路(25)与四门触发电路(32)和第1时间保温控制电路(28)相连接;弱挡温控电路(24)与四门触发电路(32)、发热系统控制电路(17)相连接;保温温控电路(26)与四门触发电路(32)和发热系统控制电路(17)相连接;糊锅温控制电路(27)与糊锅语音电路(22)和发热系统控制电路(17)相连接;第2时间保温控制电路(29)与四门触发电路(32)相连接;第3时间保温控制电路(30)与四门触发电路(32)、发热系统控制电路(17)、熟饭语音电路(21)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连娣,未经何连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2002063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