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光电差动式自适应传动传感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520009327.1 | 申请日: | 2005-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8278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6-10-18 |
发明(设计)人: | 薛荣生;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J39/00 | 分类号: | B62J39/00;G01L5/00;G01P3/00;B60W10/00;B60W10/06;B60W10/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先禄;康海燕 |
地址: | 400715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光电差动式自适应传动传感机构,其特征是,在轮毂内设有衬套和端套,衬套内设有主传动轴筒和从动轴筒,在主传动轴筒与从动轴筒之间设有由主动联轴件、从动联轴件、复位弹簧组成的弹性滑移联轴器;链轮连接在主传动轴筒的右端,轮毂连接在从动轴筒的左端,与从动联轴件连接的第一位移推板的端部伸入从动轴筒中部的长槽口内;中轴的左轴筒设有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其传感头与第二位移推板对应;在端套上设有与光电反射传感器对应的光电反射板。能在直接参与传动的同时,同步检测扭矩和速度信号,为摩托车控制器提供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光电 差动 自适应 传动 传感 机构 | ||
【主权项】:
1、摩托车光电差动式自适应传动传感机构,包括轮毂、链轮、中轴,其特征在于:a.在轮毂(1)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衬套(2),衬套的左端设有端套(3),衬套内设有主传动轴筒(4),在衬套和主传动轴筒之间设有第一轴承(5);在主传动轴筒内设有从动轴筒(6),在主传动轴筒与从动轴筒之间设有由主动联轴件(7)、从动联轴件(8)、复位弹簧(9)和弹簧座(10)组成的弹性滑移联轴器;主动联轴件圆周上的卡齿(7a)与主传动轴筒左端的卡槽(4a)紧配合,在主动联轴件与从动轴筒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1),第二轴承座(11a)内孔的两平行平面AA与从动轴筒外圆的两平行平面BB配合,第二轴承座和端套用第一螺钉(12)连接在衬套的左端;主动联轴件和从动联轴件的端面凸缘与凹槽相互啮合,从动联轴件内孔的两平行平面CC与从动轴筒外圆的两平行平面BB配合,与从动联轴件连接的第一位移推板(13)的端部伸入从动轴筒中部的长槽口(6a)内;在从动轴筒的右端设有第三轴承(14),主传动轴筒的右端与第三轴承座(14a)左边的台阶配合,链轮(15)的内孔与第三轴承座(14a)右边的台阶配合,链轮和第三轴承座通过第二螺钉(16)连接在主传动轴筒的右端;b.中轴由左轴筒(17a)和与其连接的右半轴(17b)组成,左轴筒与设在端套内的第四轴承(18)和设在从动轴筒内的第五轴承(19)配合;在左轴筒内设有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其传感头(20a)与设在左轴筒中部的短槽口(17c)内的第二位移推板(21)对应;在第一位移推板(13)与第二位移推板之间设有第六轴承(22),在第二位移推板(21)与第五轴承(19)之间设有螺旋弹簧(23);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右端的导线(20b)从右半轴(17b)的中心穿出;c.在端套(3)的左端设有光电反射板(24),光电反射板与设在制动器(25)上的光电反射传感器(26)对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师范大学,未经西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200093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含尘量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切割机多光头可调式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