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改性玻璃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12204.5 | 申请日: | 200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793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28 |
发明(设计)人: | 程先华;李健;梁木子;蒋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K9/02;C08K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改性玻璃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对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表面残留的有机物,再在室温下采用稀土改性剂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短切或粉状玻璃纤维同聚酰亚胺粉料进行机械共混,控制玻璃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混合粉料的10~20%,加入辅助材料,再将混合粉料放入不锈钢模具中压制成型,经过高温烧结制成复合材料。其中,稀土改性剂的组分包括稀土化合物、乙醇、乙二胺四乙酸、氯化铵、硝酸和尿素。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改性 玻璃纤维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稀土改性玻璃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玻璃纤维放在500~550℃马福炉中烧蚀0.5~1小时,去除其表面有机物残留量,然后将玻璃纤维在室温下浸入稀土改性剂中浸泡2~4小时,过滤后烘干;将处理后的玻璃纤维按重量百分比10~20%同80~89%的聚酰亚胺粉料、1~10%的辅助材料进行机械共混,然后将混合粉料放入平板硫化机模具中成型,先将炉温升温至260~300℃,保持60分钟,对预成型坯料进行预塑,压力控制在10~14MPa,然后再以60℃/小时的速度升温至320~360℃,保温1小时,使模压料成型,随后采用随炉降温的方式降温到200℃后将压力去掉,将模压成型后的复合材料连同模具一起取出,随室温冷却,获得稀土改性玻璃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辅助材料为二硫化钼和/或中铬黄,所述稀土改性剂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稀土化合物0.1~2%,乙醇95~97%,乙二胺四乙酸0.05~0.5%,氯化铵0.1~1%,硝酸0.02~0.5%,尿素0.03~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1220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氧化物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SBS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