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结构有序多孔薄膜型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95606.9 | 申请日: | 2005-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96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强;蔡伟平;贾丽超;曹丙强;李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407 | 分类号: | G01N27/407;G01N27/02;H01L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结构有序多孔薄膜型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元件包括衬底、电极和其上的薄膜,特别是衬底为曲面状,薄膜由球形孔状的金属氧化物构成,其孔径为200~1000nm,薄膜厚度为100~5000nm。方法包括单层胶体晶体模板,步骤为(1)将单层胶体晶体模板浸入浓度为0.1~0.5M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溶液或溶胶中,待其脱离衬底并漂浮在前驱体溶液或溶胶的表面后,用所需形状带有电极的衬底捞起单层胶体晶体并使其覆盖于衬底表面;(2)先将其置于80~120℃下加热1~2小时,再将其置于200~500℃下烧结2~3小时;(3)重复上述(1)和(2)的步骤0次以上,制得纳米结构有序多孔薄膜型气敏元件。它可广泛地用于环境监测、化学工业等众多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结构 有序 多孔 薄膜 型气敏 元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结构有序多孔薄膜型气敏元件,包括衬底和电极,以及覆于其上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说衬底为曲面状,所说薄膜由球形孔状的金属氧化物构成,所说球形孔的孔径为200~1000nm,所说薄膜的厚度为100~50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9560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素工艺冷凝液节能净化回收装置
- 下一篇:胃痛良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