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场致电离效应的气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95049.0 | 申请日: | 200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952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淮;孟凡利;李民强;黄家锐;李广义;黄仲婴;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G01N27/70;G01N27/92;G01R1/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晓薇 |
地址: | 23008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或微米尖端场致电离效应的气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由场致电离器件、采样处理室、检测室、检测电路和计算机五部分组成,采样处理室与检测室相连,场致电离器件置于检测室中,并与检测室外的检测电路连接,检测电路控制整个电路的电压并采集流过场致电离器件的电流,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分析后给出结果。所述的检测方法利用气体具有不同的电离能而具有不同的电离电压的原理检测气体,并能够实现毒品的现场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采用一维纳米材料作为场致电离器件的电离尖端,或者采用微米针尖作为电离尖端,能够有效地降低气体的击穿电压提高仪器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致电 效应 气体 检测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场致电离效应的气体检测装置,包括与置有场致电离器件(1)的检测室(3)电连接的采样处理室(2)、与检测电路(4)电连接的计算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场致电离器件(1)由电离尖端和对电极组成,固定于检测室(3)中,检测室(3)中的排气口置有微型泵,用于将检测后的气体排出,场致电离器件(1)与检测室(3)外的检测电路(4)电连接;所述的采样处理室(2)与检测室(3)相连接,采样处理室(2)中的进气口置有微型泵,用于检测气体的进样,且内置有一套加热装置,用于将固体颗粒加热分解;所述的检测电路(4)置有控制模块和采集模块两部分且与计算机(5)电连接,计算机(5)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显示分析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9504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