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体样品中污染物在线监/检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86514.4 | 申请日: | 200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936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28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明;程祥磊;赵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华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的用于水体样品中污染物在线监/检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流体输送部分,化学发光监/检测部分及工控机控制部分;试剂和待测水样分别通过各其的输送部分进入化学发光监/检测部分流通池芯片的螺旋通道,混合后从废液出口排出;流通池芯片的螺旋通道与一光电倍增管的光敏窗口相对;将得到的原始信号经高阻运算放大器、高频调制解调器、信号处理器、十六位模数转换器与工控机输入端相连。具有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干预少,效率高,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低能耗等诸多优点。在环境污染监/检测以及大范围区域性的水质监测/检测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体 样品 污染物 在线 检测 化学 发光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水体样品中污染物在线监/检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流体输送部分(I),化学发光监/检测部分(II)及工控机控制部分(III);所述流体输送部分(I)包括:试剂输送部分(I1)和被测水体样品输送部分(I2);所述试剂输送部分(I1)包括:两端分别与装有不同试剂的容器和输送泵(6)相连的第一试剂输送管路、第二试剂输送管路、第三试剂输送管路、第四试剂输送管路及第n试剂输送管路,n=2-10;所述第一试剂输送管路、第二试剂输送管路、第三试剂输送管路、第四试剂输送管路及第n试剂输送管路上分别装有控制所述试剂输送的第一试剂输送电磁阀(1)、第二试剂输送电磁阀(2)、第三试剂输送电磁阀(3)、第四试剂输送电磁阀(4)及第n试剂输送电磁阀;所述被测水体样品输送部分(I2)包括:两端分别与装有被测水体样品的容器和蠕动泵(6)相连的被测水体样品输送管路,所述被测水体样品输送管路上装有控制该被测水体样品输送的第五被测水体样品输送电磁阀;所述化学发光监测/检测部分(II)包括:一流通池芯片(7)和一与电源相连的光电倍增管(8),所述电源(81)工作电压通过市交流电变压器转换为-700~-1100V;所述光电倍增管(8)的光敏窗口与流通池芯片(7)的螺旋通道相对;流通池芯片(7)由刻有螺旋通道的第一基片、刻有两条平行的直线通道的第二基片和一个无通道的盖片组成的三层键合芯片;所述与蠕动泵(6)输出端相连通的第一试剂输送管路和第三试剂输送管路汇合后,再与流通池芯片(7)的第一入口(a)相连通;所述与蠕动泵(6)输出端相连通的第二试剂输送管路、第四试剂输送管路通过玻璃三通管混合后,再与第五被测水体样品输送管路汇合后与流通池芯片(7)的第二入口(b)相连通;进入所述第一入口(a)的试剂和进入第二入口(b)的混合液在流通池芯片(7)的螺旋流道内混合后,用废液出口(c)排出;所述工控机控制部分(III)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试剂输送电磁阀(1)、第二试剂输送电磁阀(2)、第三试剂输送电磁阀(3)、第四试剂输送电磁阀(4)和第n试剂输送电磁阀开启或关闭的第一控制电路(10)、控制第五被测水体样品输送电磁阀开启或关闭的第二控制电路(20)、高阻运算放大器(30)、高频调制解调器(40)、信号处理器(50)、十六位模数转换器(60)和工控机(70);所述光电倍增管(8)输出端、第一控制电路(10)输出端和第二控制电路(20)输出端分别与工控机(70)输出端相连;所述信号处理器(50)通过十六位模数转换器(60)与工控机(70)输入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8651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腔釉面耐酸砖
- 下一篇:一种催化铁内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