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间地震激发和接收互换反射波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85296.2 | 申请日: | 2005-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904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31 |
发明(设计)人: | 严又生;万文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弘传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2 | 分类号: | G01V1/42;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天语 |
地址: | 07275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井间地震激发和接收互换反射波观测方法,根据已有的声波、密度、伽玛、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等地质和测井资料,确定井间观测排列,首先将井下激发装置置于一井、接收井置于另一井进行数据采集,完成用于反射波成像的采集量后,将激发和接收装置互换,即将激发装置置于原接收井,将接收装置置于原激发井,再采集数据并处理。本发明可对震源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有比较明确的说明,反射波成像分辨率高、减少采集数据量,易于实施。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激发 接收 互换 反射 观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井间地震激发和接收互换反射波观测方法,根据井间目的层深度、井间距离、井下震源激发能量以及井间地震速度,包括已有的声波、密度、伽玛、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等测井资料,建立井间地震模型,利用地震波模拟计算给定井间观测排列的地震响应,确定井间观测排列,其特征是首先将井下激发装置置于一井、接收井置于另一井进行数据采集,完成用于反射波成像的采集量后,将激发和接收装置互换,即将激发装置置于原接收井,将接收装置置于原激发井,再采集数据,具体采用以下步骤:1)在激发井中目的层上方设置激发点,在接收井中设置多个接收点,在观测井段延伸穿过目的层或在目的层的上方;2)根据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采用射线追踪算法计算每个激发、接收点的地震反射波传播的射线轨迹以及井间反射点的覆盖次数、覆盖范围、地震波的反射角度,确定地震反射波覆盖范围及接收井观测范围内半井间距成像区无全反射以及目的层不产生折射;3)采集数据通过处理得到靠近接收井方一半井间距的成像;4)将激发井和接收井互换,在原来的激发井放置接收设备,接收井放置井下震源,重复1)至3)步骤采集,测量得到激发和接收互换后的的数据,得到另一半井间的反射波成像;5)将两次观测结果用常规的地震波场分离、信号增强、速度分析等数据信号处理,利用井间地震统一成像处理得到完整的井间反射波成像剖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弘传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弘传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8529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靶向性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压缩机储液罐的导气弯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