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网格检测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8477.8 | 申请日: | 2005-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959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涛;王云龙;陈小科;李晨阳;李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C12Q1/68;G01N33/53;C07H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网格检测技术,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该技术可在生物芯片、免疫检验和免疫组化、转膜杂交等方法中应用,检测目标核酸或目标蛋白。通过合成两种不互补的核苷酸序列,以及两种与之配对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以纳米级颗粒为核心形成网格组件。当两种网格组件处于同一体系中时,在满足其反应条件的情况下,其核苷酸序列将互补配对,形成三维网格,实现信号放大,可被肉眼识别。在检测目标核酸或目标蛋白时,需要在其中一种网格组件上加上杂交蛋白或杂交探针,配合固相化的捕获蛋白或捕获探针,以实现对目标核酸或目标蛋白的特异性捕获。该技术敏感性高,成本低廉,方便快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网格 检测 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三维网格(2)检测技术,其特征是采用了两种网格组件(3)以形成三维网格。通过合成两种不互补的核苷酸序列,以及两种与之配对的核苷酸序列(4),对其末端进行修饰后(5),分别以纳米级颗粒(6)为核心形成网格组件。在检测目标蛋白或目标核酸时,需要在其中一种网格组件上加上杂交蛋白或杂交探针(7),配合固相化(8)的捕获蛋白(7)或捕获探针(7),以实现对目标核酸或目标蛋白的特异性捕获。当两种网格组件处于同一体系(9)中时,在满足其反应条件的情况下,其核苷酸序列将互补配对,形成三维网格,实现信号放大,可被肉眼识别。这种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多种生物检测的方法(10)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847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