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木假性深植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2127.4 | 申请日: | 200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774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5-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由于树木移栽技术上的缺陷而造成移栽树木死亡的现象随处可见,而这些死掉的树中大部分是大树和古树,这不仅会造成个人或单位的重大经济损失,更是国家自然资源的巨大损失,本发明提供一种树木假性深植法,通过对移栽树干表皮覆盖一定厚度的专用稀泥,并裹覆塑料薄膜,从而既可收到深植的有益效果又可避免深植的副作用,从而可大幅度地提高移栽树、特别是大树和古树的成活率。 | ||
搜索关键词: | 树木 假性 深植法 | ||
【主权项】:
1、一种树木假性深植法,其特征是:针对已完成常规移栽操作、主干基部直径大于5cm的树木,于栽后当日将调配好的专用稀泥糊在树的主干上,糊泥的厚度依树的主干距地面10cm高处的直径而定,当直径小于15cm时,稀泥的厚度为2.5~3cm;直径在15~25cm时,稀泥的厚度取4~5cm,直径大于25cm时,稀泥的厚度取6~7cm,糊泥的高度依上述三种直径范围而定:第一种为1.3~1.5m;第二种为1.6~2.5m,第三种为2.6~5m,糊泥的操作方法为:自树干基部逐渐向上,一边糊,一边用厚0.1~0.15mm、宽20~25cm的聚乙烯薄膜成螺旋状地缠绕在稀泥的外表,缠绕时薄膜的重叠宽度控制在3~5cm。当缠到距预定高度30~40cm时,逐渐增加缠绕的力度,将部分稀泥自上方挤出,以求达到终点时薄膜能直接与树皮接触,用绳捆扎终点处的薄膜,然后将薄膜向下方重复缠绕,直至树干的基部,并用双面胶固定薄膜的端头,稀泥的配制方法及比例为:每100kg的黑色壤土加入10kg粘土,再加入0.5kg捣为细末的、专用于插鲜花的泡沫状花泥,最后加入含量为75%的四氯间苯二腈可湿性粉剂0.15kg,搅拌均匀后逐步加水再搅拌,总加水量为15~20kg,当壤土为湿土时用下限,壤土为干土时用上限,自栽培日起,满半年时间后去掉缠绕的薄膜,对已固化在树干上的泥土则不予去除,由自然雨水逐步冲刷掉,待泥土掉尽后,再剔除树干表皮上的须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212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