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脑电噪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1945.2 | 申请日: | 200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79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28 |
发明(设计)人: | 尧德中;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去除脑电噪声的方法,属于生物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脑电噪声的去除方法,主要应用于人脑功能及与人脑相关疾病的研究与诊断。包括:确定传递矩阵A;通过多道脑电信号探测系统获取实际记录的脑电信号Y;脑电逆问题求解,获得等效源分布X估计值X;正演计算,利用估计的等效源分布X获得该时刻去除噪声后的电位估计结果:Y=AX。相比较以前的方法而言,该方法主要有以下的优点:1.利用实际MRI/CT影像信息(真实头模型)计算传递矩阵,通过传递矩阵将个体生理差异考虑到去噪过程;2.利用脑电逆问题计算获得受个体生理约束的等效脑内源分布;3.脑电正演模型作用,获得去除噪声干扰后的头表电位分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噪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去除脑电噪声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传递矩阵A,包括以下分步骤:1)、对待测对象的头部进行MRI或CT扫描,获取头部解剖结构的影像信息;2)、提取步骤1)所得的影像信息中的大脑部分,然后对大脑分割,再提取大脑部分的源功能区(主要包括灰质、海马、小脑等部位);3)、以一定精度的网格将步骤2)所得的脑源功能区进行剖分,确定解空间网格(包括解空间的维数和各个网格的空间位置序号);4)、确定多道脑电信号记录系统各个电极的空间位置信息;5)、确定脑电源的模型;6)、利用步骤3)到步骤5)中确定的解空间网格、电极位置信息和脑电源模型,利用正演方法计算传递矩阵A,具体方法如下:在每个解空间位置上放置单位的源,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该单位源在电极位置处产生的电位分布,该电位分布构成传递矩阵中的一列,以此类推,当把所有解空间遍历放置单位源后,就可以获得传递矩阵A;步骤2.通过多道脑电信号探测系统获取实际记录的脑电信号Y,通常是在设计的一定试验刺激下,获取刺激响应电位;步骤3. 脑电逆问题求解,获得等效源分布X的估计值X:即对于Yt=AXt+εt, 1≤t≤T,以某一时刻的观测值Yt来确定该时刻的脑内源的分布Xt的估计值
。对不同时刻的观测值Yt,进行上述的逆问题求解,获得该观测时间段内的估计等效源分布矩阵X。步骤4.正演计算,利用估计的等效源分布X获得观测时间段内去除噪声后的电位空域估计结果Y∶Y=AX。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194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