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钛、锆、钪的多元微合金化铝合金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8092.7 | 申请日: | 200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769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5-10 |
发明(设计)人: | 左秀荣;崔海超;宋天福;翁永刚;王明星;刘忠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3/36 | 分类号: | C25C3/3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锋;马忠 |
地址: | 450052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含钛、锆、钪的多元微合金化铝合金的制造方法,即在电解铝生产设施不变的条件下,在电解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钛化合物、二氧化锆和三氧化二钪,采用氧化铝-化合物-冰晶石熔盐电解共析法进行生产,产物中各组份质量分数为Ti≤0.2%,Zr≤0.5%,Sc≤0.5%,杂质≤0.8%,余量为铝,其中Ti、Zr、Sc元素至少有两种不同时为0。本发明由于采用电解法添加微量Ti、Zr、Sc元素,降低了Ti、Zr、Sc的添加成本,减少了合金中的氧化物夹杂及氢含量,细化及强化了铝合金,是一种有前途的多元微合金化铝合金的生产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合金 铝合金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含钛、锆、钪的多元微合金化铝合金的制造方法,采用氧化铝—化合物—冰晶石熔盐电解共析法制备,其特征在于:在铝电解槽中添加氧化铝、钛化合物、二氧化锆和三氧化二钪,在冰晶石体系的电解质中进行电解;电解工艺条件是:控制冰晶石体系电解质成分的质量分数为:氧化铝1.0-8.0%,钛化合物≤0.50%,二氧化锆≤1.0%,三氧化二钪≤2.0%,氟化钠35.0-55.0%,氟化铝30.0-50.0%,氟化钠与氟化铝的分子比为1.9-2.9,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电解质温度900-980℃,电解槽工作电压3.5-6.0V,铝液高度13-30cm,电解质高度13-30cm,电极距离2.5-6.0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809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