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海绵钛的新反应器内使用氢化钛粉渗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03109.1 | 申请日: | 200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718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贵;单戟;李鸿斌;王小龙;沈俊宇;黄春明;罗霖;赵以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2B5/00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遵义科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妙德 |
地址: | 563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海绵钛的新反应器内使用氢化钛粉渗钛的方法。在通过检漏、酸浸、水洗、吹干后生产海绵钛的新反应器的内壁表面层均匀地涂刷厚度为0.08~0.5毫米、粒度直径不大于0.043mm的氢化钛粉。将涂刷后的新反应器置入加热设备中,在真空下经2~5小时150~250℃低温脱气,接着经中温脱氢,其温度依先后阶段控制为250~350℃、350~550℃、550~700℃三个恒温段,并各恒温1~2小时。脱氢结束后输入惰性气体,再经8~15小时960~980℃的高温烧结。高温烧结结束后取出,置入冷却器中冷却,即完成本发明的渗钛。它成本低,颗粒均匀,流动性及粘附性强,渗钛效果好,从而确保海绵钛的产品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海绵 反应器 使用 氢化 钛粉渗钛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在通过检漏、酸浸、水洗、吹干后生产海绵钛的新反应器内使用氢化钛粉渗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反应器的内壁表面层均匀地涂刷厚度为0.08~0.5毫米、粒度直径不大于0.043mm的氢化钛粉,再将新反应器置入加热设备中,在真空下经低温脱气,接着经中温脱氢,脱氢结束后输入惰性气体,再经高温烧结,高温烧结结束后取出,置入冷却器中冷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0310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