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的连续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91277.6 | 申请日: | 200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781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07 |
发明(设计)人: | 萧吉雄;陈武隆;吴政龙;吴东昆;涂振华;陈芳余;叶光超;王瑞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4/645;C08F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的连续制造方法,它包含了多段聚合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工程a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0.1到4.0,工程b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1.0到7.0,工程c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1.0到7.0以及工程d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2.0到11.5的乙烯共聚物,所述树脂组合物的极限粘度【η】范围从1.1到8.0,密度范围从0.935到0.965g/cm3,具有优良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优异的刚性,不仅成形品的内壁和外观良好,而且没有鱼眼或凝胶的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连续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聚乙烯的连续制造方法,是在串联配置的四个反应器中将原料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及混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反应器,除必须之原料单体外,还使用至少含有(a)钛、镁和卤化物组份的固体催化剂茂金属化合物和铝氧烷的固体催化剂中的一种,以及(b)有机铝化合物的组合体,井与其它供应有原料单体的反应器进行多段连续聚合同时混合之工程,最后制得具有树脂组合物的极限粘度【η】范围从1.1到8.0,密度范围从0.935g/cm3到0.965g/cm3的聚乙烯,其中各反应器中所进行的工程a.b,c.d的控制条件为:工程a:在温度70~100℃下、制造极限粘度【η】(dl/g)范围从0.1到4.0的乙烯均聚物或者α-烯烃含量从0到10wt%的乙烯共聚物;工程b:在温度60~90℃下、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1.0到7.0的乙烯均聚物或者α-烯烃含量从0到10wt%的乙烯共聚物;工程c:在温度60~90℃下、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1.0到7.0的乙烯均聚物或者α-烯烃含量从0到10wt%的乙烯共聚物;工程d:在温度40~70℃下、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2.0到11.5的乙烯均聚物或者α-烯烃含量从0到4.5wt%的乙烯共聚物;其中:(1)工程a、工程b和工程c所制造的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含量各占聚合物总量从20wt%到50wt%;(2)工程d所制造的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含量占聚合物总量从0.5wt%到10wt%;(3)依(工程b聚合物量+工程c聚合物量):工程a聚合物量=6/7~5/1做调整;(4)工程d使用氢气或者醇类当分子量调节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9127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