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膜愈伤组织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50313.4 | 申请日: | 200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739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3-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燕;殷明焱;夏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2660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愈伤组织进行海膜幼苗培育的方法,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对海膜进行诱导,使之产生丝状的愈伤组织。分离这种愈伤组织,根据实验掌握了光照、温度、营养盐等条件对这种愈伤组织的影响,从而实现了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保存。对这种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使之快速扩增,产生大量愈伤组织。将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喷洒在附着基上,静水培养使其附着后改为流水培养,并改变培养条件诱导其再生成苗。这种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海膜的育苗方法。应用本发明,可以不受海膜成熟时间限制随时为生产提供种苗,并且由于愈伤组织再生苗不经过有性生殖,因此不会产生性状分离,有利于良种品质的选育。本发明技术含量高,稳定可靠,易于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海膜愈伤 组织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愈伤组织进行海膜幼苗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诱导海膜藻体产生愈伤组织,通过物理伤害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采集海膜藻体,进行物理伤害,将其置于PES培养液内,温度为15~25℃,光周期L∶D=12∶12,光强为20~80μmol光子·m-2s-1,培养时间为2~3周,长出愈伤组织;然后分离这种愈伤组织,在室内保存并继代培养这种愈伤组织作为苗种,将其置于PES培养液内,温度为15~25℃,光周期L∶D=12∶12,光强为20~80μmol光子·m-2s-1,对这种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待愈伤组织生长到2~10毫米时,将其捣碎并置于PES培养液内,温度为15~25℃,光周期L∶D=12∶12,光强为20~80 μmol光子·m-2s-1,每1~2周更换一次培养液,使其不断扩增,快速繁殖,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最后进行育苗,育苗时将愈伤组织捣碎后喷附在附着基上,温度为15-28℃,光周期L∶D=12∶12,光强为100~300μmol光子·m-2s-1,使其发育成完整的幼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503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及其像素单元的修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