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表面复杂三维微结构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37771.4 | 申请日: | 200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569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26 |
发明(设计)人: | 时康;张力;祖延兵;蒋利民;周勇亮;田中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5/00 | 分类号: | B81C5/00;C01B33/021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硅表面复杂三维微结构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将模板固定于架上,浸入电化学刻蚀溶液,以模板作为工作电极,另在容器中设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启动电化学系统,将模板逐步移向硅片,进行刻蚀,刻蚀完模板离开硅片表面。由于刻蚀剂寿命缩短而只能扩散很短距离,所以在模板表面形成的刻蚀剂层极薄,以极高的分辨率保持了模板本身的复杂三维立体图形加工于硅片上。可对硅材料进行各种复杂三维微结构(如半球面、锥面等)的批量复制加工。在适当的条件下,以此体系进行硅的加工可以达到每分钟约10微米深度的速度,分辨率达0.1微米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复杂 三维 微结构 加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1、硅表面复杂三维微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1).将带有待加工结构互补结构的模板固定于固定架上;2).将电化学刻蚀溶液注入放置有待加工的硅片的容器;3).移动固定架,使模板浸入电化学刻蚀溶液;4).以模板作为工作电极,另在容器中设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启动电化学系统;5).将模板逐步移向硅片,开始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刻蚀;6).驱动装置不断地将模板向被硅片移动以保持刻蚀不断地进行,至刻蚀完毕,模板离开硅片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3777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燃气灶具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子执行器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