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26311.1 | 申请日: | 200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715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1-04 |
发明(设计)人: | 廖礼栋;王刚;王继武;裴正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金桥水处理技术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03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主要涉及水处理澄清池的结构,尤其涉及循环澄清池的结构。一种循环澄清池包括有池体构筑物,其中部设有第二反应室筒体,上部设有清水出水槽,其主要特点是还包括有在第二反应室内部设有的第一反应室筒体其底部为封闭结构。使第一反应室与泥斗相互隔开,避免进水压力、水量和水温等因素的变化对泥渣层的影响。在池体构筑物上设有射流器,射流器的喉管通入第一反应室筒体的底部,射流器的泥渣吸入管通入泥斗。第一反应室筒体的下方设有第一反应室放空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强化澄清池内混合、反应和分离环节,从多方面提高澄清池的整体效果。同时还保留了水力循环澄清池没有旋转机械、构筑物简单等原有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澄清 | ||
【主权项】:
1.一种循环澄清池包括有池体构筑物(2),其中部设有第二反应室筒体(6),上部设有清水出水槽(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在第二反应室的内部设有的第一反应室筒体(9)其底部为封闭结构;在池体构筑物(2)上设有射流器(1),射流器(1)的喉管(12)通入第一反应室筒体(9)的底部,射流器(1)的泥渣吸入管(13)通入泥斗(3);第一反应室筒体(9)的下方设有第一反应室放空管(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金桥水处理技术承包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金桥水处理技术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63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最佳实施集成进数据库设计
- 下一篇:单元晶体管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