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用技术处理切削液废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20982.7 | 申请日: | 200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721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于永辉;孙承林;杜远华;蔡钊荣;肖羽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52;C02F1/4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联用技术处理切削液废水的方法,首先进行气浮-絮凝处理:压力为0.2~0.4Mpa,絮凝剂用量为废水重量的0.1%~6%;再进行超滤-反渗透处理:将废水进行两级微膜过滤,工作压力0.05~0.6Mpa,然后进行反渗透,工作压力0.5~1.5Mpa;最后进行电-多相催化氧化处理:电压10~15V,电流密度为每平方分米100mA-400mA,催化剂是以Fe或Mn的氧化物为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催化剂,V废水∶V催化剂=1.2~5。本发明优点为:处理效果好,可直接排放,运行费用低廉,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产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用 技术 处理 切削 废水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联用技术处理切削液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进行气浮-絮凝处理:其压力为0.2~0.4Mpa,絮凝剂的用量为废水重量的0.1%~6%;再进行超滤-反渗透处理:将废水进行两级微膜过滤,其工作压力为0.05~0.6Mpa,然后进行反渗透,其工作压力为0.5~1.5Mpa;最后进行电-多相催化氧化处理:其直流电压为10~15V,电流密度为每平方分米100mA-400mA,催化剂是以Fe或Mn的氧化物为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催化剂,其活性组分的含量为催化剂总重量的1~4%,V废水∶V催化剂=1.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098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孔式讯号线
- 下一篇:太阳能-空芯光导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