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形综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3111285.4 | 申请日: | 200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43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东;赵林;何安瑞;杨旭;杨荃;沙孝春;吴胜田;张海波;马普生;郭宝安;徐延强;王霆;陈百红;郭晓波;刘志刚;董浩然;郑方坤;李庆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形综合控制方法,包括精轧板形设定控制模型、厚度自动控制AGC、层流冷却对板形的影响,并采用新的轧辊技术,用板形控制模型进行弯辊力和串辊位置的设定和调节,板型控制模型包括预设定控制模型,动态控制模型和板形板厚解耦控制模型,预设定模型包括串辊预设定控制模型(分为常规串辊策略和特殊串辊策略),弯辊力预设定控制模型,而动态控制模型又分为弯辊力前馈控制模型和弯辊力反馈控制模型,将本控制方法用于某钢铁公司110mm~180mm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试验,可保证带钢凸度控制达到±0.018mm的占90%以上,平坦度达到30IU的90%以上,同宽度带钢轧制长度超过70Km±10Km。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坯连铸连轧板形 综合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形综合控制方法,包括精轧板形设定控制模型,厚度自动控制AGC,层流冷却对板形的影响,其特征在于:1)采用新的轧辊技术,通过精轧机工作辊辊形和支持辊辊形设计,用数控磨床加工出工作辊辊形曲线和支持辊辊形曲线,2)通过二级计算机进行工作辊弯辊力和工作辊串辊位置计算,控制系统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弯辊力和串辊位置的设计和调节,实现对带钢凸度、平坦度、边部开状的有效控制,3)所述的工作辊弯辊力计算包括:a)根据所轧产品确定各种规格带钢的目标凸度,目标平坦度,并对平坦度检测信号进行温度和张力补偿,b)根据轧件宽度、各机架轧制压力、工作辊辊形、支持辊辊形、轧辊热变形、轧辊磨损变形、计算出轧制每根带钢的各机架工作辊弯辊力,c)通过各机架压下量调节得到工作辊弯辊力的前馈调节值,d)通过凸度仪表检测得到的凸度偏差得到上游机架F1-F3工作辊弯辊力的反馈调节值,e)通过平坦度仪表检测得到平坦度偏差得到下游机架F4-F6的工作辊弯辊力反馈调节值,4)工作辊串辊位置计算:根据轧制计划单元预报不均匀轧辊磨损变形,计算得到每块带钢的各机架工作辊串辊位置设定值,5)所述的板形控制模型包括预设定控制模型、动态控制模型、板形板厚解耦控制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1128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