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驱动双向执行微量取样器无效
申请号: | 03107430.8 | 申请日: | 200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532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湛;陈绍凤;张博军;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3/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磁驱动双向执行微量取样器,由在硅基片上利用SU-8光刻胶制作的微针,微通道和反应室组成;反应室底部为硅基底,沉积有氮化硅绝缘层,在其上制作用以检测生物样品的金电极;反应室的上部由金膜组成,在其上电铸有CoNiMnP微型永磁阵列;利用外部可控的电磁场对微型永磁阵列作用,可以实现反应室的体积变化,从而实现双向控制的过程,即取样和送样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驱动 双向 执行 微量 取样 | ||
【主权项】:
1、一种电磁驱动双向执行微量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在硅基片的两面,各沉积一层氮化硅绝缘层,在其中一层氮化硅绝缘层上制备铬金薄膜,光刻出电极图形,然后进行第一次甩胶、曝光,制作出反应室图形;再进行第二次甩胶、曝光,制作出微针通道和反应室图形;接下来在胶膜上溅射金薄膜,在金膜上进行第三次甩胶、曝光,制作出磁性柱阵列图形,进行第一次显影形成阵电铸磁性列孔,在孔中电铸CoNiMnP磁性柱阵列;对胶膜进行第二次显影,形成微针孔和反应室;最后腐蚀去掉微针背面的硅基片;利用外部可控的电磁场对微型永磁阵列作用,调整反应室体积变化,实现微量取样和送样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0743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片式生物辨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同位多轨式自动化传送系统及方法